中国茶叶浩如烟海,关于十大名茶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在中国一百多种绿茶里,获得国优金奖的唯有信阳毛尖和西湖龙井。
由于见识和经济条件的局限,笔者目前只遇到过屈指可数的几种名茶:庐山云雾、雨花茶、碧螺春、龙井、铁观音和信阳毛尖,而且只喝到过三等以下品质的茶。作为一个爱好古代文学历史的现代人,茶文化当然跳不出我的写作范畴。今天,我们姑且泡一杯三等信阳毛尖,聊一聊“豫毛峰”的文化。以后有机会再谈其他名茶。
昨儿晚,在商超购了一罐25的信阳毛尖,一是出于“绿茶之王”的美誉,一是出于信阳毛尖跟我是同乡,我出生的城市有着千年文化底蕴,殷商文明的都城,安阳。
一毫一叶中,清明自在,
一器一物间,卓尔不凡。
关于如何评价茶品质优劣的标准,网上一搜就有,笔者不再赘述。
中国饮茶,始于神农时代,历代更迭,民间沉淀了包罗万象的茶文化,有茶艺、茶道、茶德、茶具、茶画、茶故事等等。
丨信阳毛尖,不俗人间烟火气
一杯信阳毛尖,饱含人间烟火气息。
发明了东坡肉的美食家、大文豪苏东坡, 曾言“淮南茶,信阳第一”。苏东坡嗜茶善品,为了考察天下名水的水质,他曾从开封南下信阳,再顺长江逆流而上,经三峡至川蜀,亲自尝遍“茶圣”陆羽所记录的全国名水。
经杀青、揉捻、理条、初烘……数十道程序,方可以水煎茶,鉴水品茗,品尝过信阳毛尖,东坡下结论了,“品不在浙闽之下”。
袅袅炊烟,缓缓归人。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经历,不但没有击垮苏东坡,反而为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造诣奠定了基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旷达如苏轼。缥缈孤鸿,缺月疏桐。
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苏子爱煎茶,一生中写下了70余首美妙隽永的诗词,记录关于茶与墨、茶与琴、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沧海桑田,云淡风轻,纷纷扰扰,不过一杯不俗品味的人间烟火。
丨信阳毛尖的美妙“芳名”
茶园的清晨,云雾缭绕。一行行茶垄蜿蜒起伏,宛如一行行瑰美的诗句,摄人心魄。其间,赶早的采茶人动作熟稔,争分夺秒。微冷的清风徐来,阵阵茶香令人心旷神怡。
信阳毛尖的茶园,覆盖“五云两潭一寨一湾”,即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羊儿塆。信阳毛尖个性多样,每个山头都有其独特品味。“雪绿”、“翠毫”、“悬针”、“垂露”……各个品种秉性不同,但唯一不变的是柔美、纯和的品质。
醒于晨光,醉于暮暧。
每一尖嫩芽都有温度,每一叶新梢都有性格。
雾锁远山,云横近水。
一方山水育一方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三国名将魏延、大史学家司马迁……人杰地灵。
云岭琼浆,泥炉青火。
“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信阳毛尖入口圆润如玉,气味淡然鲜爽。据了解,目前信阳市有茶园213.8万亩,茶企1000多家,经济规模100多亿元,茶事从业人员100多万人。信阳毛尖已经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丨后记
写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杯中的信阳毛尖是真是假。得空换一盏透明玻璃杯观茶、赏茶,信阳毛尖最适合不过了。突然觉得,温润可爱的信阳毛尖,更像是茶界的“萌宠”,捧在手心里,才不负它舒展“香肩”,对你毫不掩饰地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