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朋友结婚,我去酒店喝喜酒,旁边坐了一个16个月的孩子,刚学说话,孩子是奶奶带着,见着这么多人,不太适应,哇哇大哭,有个同桌吃饭的亲戚想抱抱那孩子,孩子连忙躲闪。
奶奶觉得孩子不给脸,有点丢面子,见到人不仅没有打招呼,还哭的这么厉害,嘴里连着叨叨了几句:没出息,乡下人一样的。
我有些无奈。
第一,孩子年龄段的问题,语言发展好的孩子,18个月才进入语言敏感期,呀呀学语。
第二,孩子本身性格的原因,有性格慢热,适应能力较慢的孩子,有性格活泼外向,适应能力强的孩子。这和城市长大,乡镇长大没有太多的关系。
第三,7-18个月为孩子依恋关系明确期,孩子对熟悉的照料者有很明显的依恋,表现出分离焦虑,当照料者离开的时候,宝宝会变得很焦虑和难过。
过年走亲戚,逢人见面,让孩子打招呼是避免不了的。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亲戚来了,孩子却不爱打招呼,就会显得孩子不讲礼貌,很多妈妈们就会尝试逼迫自己的孩子打招呼,锻炼孩子的胆量,这样好吗?
其实,你会发现逼迫孩子讲礼貌打招呼,孩子反而不理会你,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长久以往,孩子内心会对和人主动打招呼产生抵触,产生情绪。如果你还在孩子面前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说:“这孩子一点也不懂事,不讲礼貌。”
孩子心里会更加难受,遭受否定,以后会越来越回避与人打招呼。
那如何让孩子愿意开口打招呼呢?
提前介绍亲戚朋友
走访亲戚,大家都会提前预约好,今天去哪家吃饭,明天去哪家吃饭。亲戚微信朋友圈,家族群都有各自的照片。
在家先带孩子认一圈亲戚,头脑里有印象,告诉孩子照片里是谁,该喊什么。
孩子情感世界很简单,谁喜欢他们,他们便也喜欢谁。适当的和孩子说一说,照片里的亲戚很喜欢他们,经常会夸一夸他们。
孩子心里对于这些没有见面的亲戚,产生期待,等到见面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些见面的长辈真的和爸爸妈妈们描述的一样,再让孩子打招呼,更简单些。
树立榜样
在平时的生活中,带孩子多出去参加社交活动,不能因为孩子不会说,不打招呼,不带孩子多出去。正是由于孩子平时不愿意多说,没有机会多说,才更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过年期间,带小朋友出去走家串巷,自己先以身作则,哪些亲戚该叫什么,做好榜样,再介绍给孩子:“这是某某,你该喊什么。”
当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时,不强求,回家可以讲明道理,向人打招呼是一种礼貌,爸爸妈妈平时见到陌生人或者亲戚都会打招呼。
当孩子主动愿意打招呼时,多夸夸孩子,表扬孩子懂礼貌的行为,孩子下一次也会更愿意打招呼,循序渐进,逢人见面打招呼就会成为孩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