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感觉光阴易逝、时间短暂。但是,有一天,我在练习一个新的难度较大的瑜珈动作时,心里默数六十下,也不过就是一分钟的时间,因为难坚持所以感觉到好漫长。
于是我在想,时间真如我们觉得的那样很短吗?真的是忙到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吗?
我是一个圈子很小,生活极其规律的人,就以我自己的一天来细细拆分一下时间吧。
我上班时间为八小时(而实际上我早上上班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四点半,其实也就六个小时,忙的时候可能达到七个小时或八小时);睡觉时间为八个半小时(晚上十点睡到早上五点半起,中午一个小时),这就去了十六个半小时。
然后再去掉三餐吃饭的时间,因为我是去食堂吃饭,吃饭时间虽然不长,也就十分钟,但是来回的时间约需半小时,那我吃饭的时间算为每餐四十分钟,三餐共一百二十分钟也就是两个小时。
现在已去掉十八个半小时了。
我每天陪老母亲的时间约为一小时,早上锻炼的时间为半小时(游泳)。
现在已用掉二十小时,那么我还剩余四个小时。
客观说,上班的间隙我是抽得出时间来做自己的事的,工作的八小时之内抽两小时没问题的。那么一天里,我就拥有了六个小时的时间自由。我再用半小时时间来浇浇花喂喂鱼,刷刷朋友圈,打扫一下卫生。哇,我还有五个半小时的时间。突然感觉自己是时间上的大富翁了。
那么这五个半小时我是如何用的?我每天大约花掉两个小时来写作加修改;一个半小时画画,一个小时的时间学英语,一个小时的时间阅读。
每天确实是精打细算地利用着我的时间的。
当第一个月开始鼓起勇气参加写作班时,当时最大的顾虑就是怕自己没时间。但是,从2016年11月开始学习写作至今,我却是在不断地给自己加“餐”,并且都加进来了。
事实上,每当我想要去做什么时,最大的顾虑都是担心没时间。
上一周我开始由晨跑改为晨泳,一开始的顾虑依然是担心没时间。因为游泳不比跑步,毕竟有两次换衣时间,回家冲澡时间等一系列的感觉必须的时间。但是,当我开始游泳之后,时间反而多了半小时。我五点半起来,上厕所,稍吃些东西,来到河边,六点准时开始下水,一般也就游十分钟,然后上岸,跑步回家冲澡后,直接钻被子里捂捂(因为河水还是很凉的),这捂的时间我就用来学英语了,半小时。等于我还挤了半小时出来。所以,只要利用得当,时间真的可以挤出来的。
但是此“挤”非彼“挤”。我在挤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快感。
为什么我在挤了时间出来学习写作后,依然可以继续地挤时间加餐?因为写作让我愉悦,仿佛获汲到了力量,就如晨泳让我愉悦不已,精神振奋,回到家冲澡完毕立马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整个人获得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效果。时间就慢慢地“挤”出来了。
在原来的时间利用里,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看商品,每天至少用到了两个小时。今年,自己发愿不再买衣物,于是强制自己不再去看。不仅时间节省出来,还节省了大量的金钱。
今天看了一句话,很认同,健康专家说: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同样,我们的物质需求,包括了衣物、房产等等,感觉十分之一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而十分之九是为了维持别人的生命所需(商品与房产生产者)。
所以,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会获得更大的快乐与幸福。
物质丰饶的今天,我们的衣柜里,早已塞满,却永远继续地买买买;房子换了一套又一套,越来越大的房子里,住的人却越来越少。无论买衣物还是换房子,都是人类为了填充自己空虚的心灵而难以控制的行为。但是当柜子塞得满满、当房子里装得满满、当我们的身体被各种食物填充得满满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记得许多年前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故事是真实的人物。讲述的是美国商业大亨洛克菲勒,一个每天的进项用亿美元来计算的人,他某天却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听从医生的话,每天只能喝500g酸奶并配适量的苏打饼干来养身体,其余的东西一律不能食用。真正纵有万千家产,却只能享用千百万亿分之一了。
那么当物质填充只能产生负作用时,我们该用什么填充我们的生命呢?
朋友圈中一位二胎妈妈,大孩十岁,小孩一岁多,不仅每天把家把俩孩子照顾得妥妥地,还利用碎片化时间,每天更文画画看书。她画的属于手绘作品,昨天画的是母女俩鹅亲密地在一块儿,不仅仅俩鹅的表情是欢愉的,连边上的植物们都画得欢愉的。于是我点评她道,每一株植物都是快乐的。她回我道:正如我的心情。哇唔,忙碌如此的二胎妈妈,却因为高效率地利用好了自己的时间,并充分地学习让自己生命被幸福填充满满,同时也让家人幸福满满。
当然了,如果你依然是有着大把的时间无所事事,除了买买买换换换,并乐在其中,我也要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