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历史性创新,其深刻内涵既传承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色基因,又彰显了“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政治担当。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年轻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终身必修课,从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纪律意识、实践担当四个维度全面锤炼,真正让铁规禁令成为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
以“铸忠诚”为根,淬炼政治品格,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精神坐标”。中央八项规定看似具体行为准则,实则是检验政治站位的试金石。从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半条被子”的为民情怀,到扶贫干部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路上,政治信仰的高度决定作风建设的硬度。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简单的行为约束,而是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当前特别要警惕“电子四风”等新型变异问题,始终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定力,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以“守初心”为本,校准价值坐标,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行动哲学”。中央八项规定剑指“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其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宣言书。明代海瑞“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的为官之道,清代于成龙“屑糠杂米为粥,与仆共吃”的清廉本色,都与中央八项规定倡导的价值追求隔空呼应。新时代年轻干部更应懂得,一顿饭、一杯酒看似小事,实则是脱离群众的“隔离墙”。必须把“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为座右铭,在公务接待、婚丧嫁娶等具体事务中,始终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丈量行为边界。
以“明戒惧”为界,筑牢纪律防线,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免疫系统”。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年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1万起,其中“80后”“90后”干部占比逐年上升。这些数据印证了“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年轻干部涉世未深,更需系好“第一粒扣子”。在“围猎”手段日益隐蔽的当下,更要保持“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斗争精神,对“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等新型腐败保持高度警觉,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成长路上的“防护林”。
以“勇担当”为要,砥砺实干精神,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奋进引擎”。中央八项规定反对的不只是奢靡享乐,更是懒政怠政。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35年扎根山区,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燃灯校长”张桂梅,拖着病体创办女高,改写大山女孩命运。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作风建设最终要体现在为民造福的实绩上。当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年轻干部更要破除“躺平”“内卷”等错误心态,在乡村振兴中打头阵,在基层治理中挑大梁。只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才能在新时代考场上交出优异答卷。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不变的是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年轻干部肩负民族复兴重任,更当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火炬,既照亮自己成长之路,更温暖群众期盼之心,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境界,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作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