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寺庙那会,每次用斋,师父都叮嘱:“要把碗底的饭吃干净啊,一粒都不要剩。”开始颇是惊讶和不解。
居士菩萨经常都会给寺庙供养,库房里的米都快堆成小山了,为什么师父还那么抠啊?后来在师父经常的开示下也慢慢地明白了——师父不是抠而是惜福。
“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师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穿衣吃饭到用水电,师父都会经常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应如何节约惜福。在师父每天的鞭策和教导下,我那大手大脚,不知节约的毛病习气也渐渐改了许多。
在后来的学习中也慢慢了解,佛教从佛陀时代到古今大德都流传着许许多多节约惜福的故事,他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化我们这些末法的愚顽子弟,也感化后代世人。
《阿含经》里记载了一则关于佛在因地修行时发生的故事。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蔽体,也只好待在洞里。
一天,风闻佛陀率领弟子们到附近托钵乞化,夫妻俩就商量:"我们过去不知道布施种福田,才会落到今天这样穷困的地步,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来此教化,怎么可以坐失这样大好布施的机会呢?" 说着说着,妻子深深叹息:"这个家几乎一无所有,我们拿什么去布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宁可饿死也不能错失这个机会。我们如今唯一尚称完整的东西就只有这条衫裤,我们就拿它供养佛陀吧!"
夫妻俩于是欢欢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裤布施出来,顿时使佛陀的弟子们颇感为难。大家把这条裤子传来推去,一个个掩鼻而避,最后还是阿难尊者拎着这条裤子来到佛陀面前请示:"佛陀,这条裤子实在不能穿,还是丢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训:"诸弟子不可以这样想,穷人的布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就拿来给我穿吧!"
阿难心下惭愧,捧着裤子和目犍连一起到河边清洗,谁知道裤子刚一浸水,整条河立刻波涛汹涌,暴涨暴落。目犍连一急,就运起神通把须弥山搬来镇压。压了又压,还是无法平息波涛,两人只好赶回来禀告佛陀。
这时候,佛陀正在用斋,就轻轻拈起一粒米饭对他们说:"河水翻涌,是因为龙王赞叹贫人能够极尽布施的愿心,你们把这粒米饭拿去,就可以镇住了!" 阿难觉得奇怪,就问:"佛陀,那么大的须弥山都压不住,这么小的一粒米饭怎么可能镇压住那样的狂涛巨浪呢?"
佛陀笑着回答:"你们拿去试试再说吧!" 阿难和目犍连半信半疑地将这粒米饭丢进河里,河竟然一下子就风平浪静了。
两人深觉不可思议:难道一座须弥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饭吗?回来后立刻请教佛陀。佛陀开示道:"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一粒稻穗从最初的播种起,经过灌溉、施肥、收割、制造、贩卖……累积了种种的力量与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蕴含的功德是无量的,正如同那件裤子是贫苦夫妇唯一的财物、全部的家当,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无限的!四海龙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与裤子的功德一样大,都由虔诚一念引出,所以赶紧退让称善。
由此可见,只要虔诚一念,则小小一粒米、一条衫裤的力量,都可以与千千万万座须弥山相等!"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写成一首偈,来警示天下的冥顽众生:“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佛陀不愧是世间大智慧大慈悲之人,从一条破裤子,甚至从一粒米中便能窥见世间的因果缘相。但是现在的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呢?
现在社会经济是越来越发展了,但人心却越来越贫瘠了。许多人只知道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骄奢浪费,却忘记了珍惜了眼前的福报。殊不知,这就像丢了西瓜捡芝麻的猴子,在浪费奢侈中享尽自己的福报,以至人生之路越走越困顿。
《地藏经》亦说:对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对非理毁用者说所求缺绝报。古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殊不知我们的福报如存折上的存款,如果不节约惜福,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很快就把自己的福报透支,过后灾难便接踵而来。
且行且珍惜,我们应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珍惜眼前的福报与幸福。古人有云:‘井涸而后知水之可贵,病而后知健康之可贵,兵燹而后知清平之可贵,失业而后知行业之可贵。凡一切幸福之事,均过去方知。所谓惜福便是珍惜眼前的福报,不要暴殄天物。宋代的高僧法演禅师说得好:“福不可以享受到尽头,假如福享受尽了,幸福和快乐的泉源就会枯竭!”
老子曾说过: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不敢为天下先。的确,节俭是世间难能可贵的东西,因为节俭的背后是一颗知足常乐,安贪乐道,懂得珍惜的心。
一颗懂得珍惜的心是富足的,是能以微笑拥抱生活的,能以真实行走世间,亦能以爱布施身边的人。所以富人与财富权力无关,富人是能伸出双手的,是能给予的,而穷人只能藏着,双手紧紧攥着,却永远嫌拥有得不够多。
就如《遗教经》上所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影帝周润发无疑精神与财富上的富人,美食家蔡澜曾说:周润发是九龙城的皇帝。演员曾江曾经说:「每天骑自行车去买菜的大明星,周润发是唯一一个。香港市民中也流传着一个段子:“想遇到香港明星,就到中环奢侈品店逛街。想要遇见周润发,就到地铁、公交站和菜市场。”他更是穿十五元的廉价鞋,但他却裸捐五十六亿身家,全部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周润发是江湖上的传说,又有几人能做到像他一样。有财富却不挥霍享受,节俭低调到尘埃里。有人问他:“发哥,你赚这么多钱,给谁花呢?你又没孩子…”
周润发笑了笑,说:“这些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管而已。”世人还在急功近利的追名逐利,追求物质享受的时候,周润发已然看透人生,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两手空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财富如过眼云烟,实在不值得透支自己。他活得明白通透,自在逍遥。
古今高僧大德都用行动践行着勤俭惜福的精神。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叮嘱着他。大师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常有信徒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懂得惜福的人才能安乐自在,懂得惜福的人才有大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