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得一
最近一段时间在休息,一直在家里和老婆带小孩。
我有两个儿子,大的三岁多,小的才五个月。
生小孩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父母对小孩的影响确实大。
01
有一个类比我很喜欢:
家庭是个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小孩是父母的复印件。
这个复印的质量如何?一方面是复印机(家庭)的好坏,另外一方面是原件(父母)。
你想想看,小孩爱看电视,你就看一下父母爱不爱看电视,是不是经常把小孩扔在一旁不跟他玩、不陪伴他。
小孩不爱学习,可以看一看父母爱不爱学习呢?是不是也是一个贪玩的人甚至学渣呢?
小孩整天爱玩手机,那大人是不是也经常在玩手机呢?小孩蛮横无理,父母是不是也是蛮恨无理的呢?对不对?
当然,我只是给几个对照的例子,还有很多父母自己做的很好,但就是教不好孩子的,有很多自己做的不好,但小孩也很优秀的。
咱们不抬杠,就是想说说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育儿先育己的理念我一直比较推崇,经常跟老婆开玩笑,我们家生的是男孩,那么我的言传身教责任要更大一点,因为男孩跟父亲学的多;生女孩的话,跟妈妈学的多一点,善良、独立、勤奋等等。
所以,从复印这个类比出发,把复印机(原生家庭)维护好,并且还要升级、不断学习,作为原件(父母),维护好彼此间的感情,做好言传身教,这样的成长环境,总归是好的。
02
我经常把小孩比作父母的一件作品,而且才华即作品。
养育小孩是一个单程不可逆的过程,这个作品不像其他的产品,质量或体验不好还可以再做一个,育儿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给他们最好的、最科学的养育环境,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负责任。
这个小孩成长得怎么样?跟父母打磨作品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在养育小孩的过程当中,父母也在不断的成长。
在我家大宝成长的几年时间里,我感觉自己的成长太大了,心智、思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等等。
因为孩子,我和老婆爱上了学习,你看,这个公众号和简书,就是在二宝出生以后开始弄的,目的就是逼着自己学习成长。
另外,我们还进一步有了责任新、有了耐心,增强了辨别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以及价值观,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更重要。
我们的一切,都在塑造着自己的小孩,大到思维习惯、人生的价值观,小到平常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式等等。
有个事情印象很深刻,大儿子在两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长期和他妈妈在一起,我老婆有的时候会指着他跟他大叫,结果有一次回家发现儿子也在用这种方式指着人。
我一看动作、语气,跟她妈妈太像了,就知道是跟老婆学的。
03
有个观点,我一直不赞同:
生了两个儿子,身边的朋友亲戚同事都在跟我讲:你生了两个建设银行啊!压力会很大。
是啊,我压力确实大,但不是因为他俩是儿子,就算是女儿,我压力也大。
我的压力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养育他们的责任,以及对一些科学方法的无知,因为无知才有压力,因为有压力,才会更多地去学习,去探索这些育儿的东西,去颠覆自己的认知,希望能更好地给小孩儿一个成长的环境。
几年前,我们完全不知道小孩的需求是什么,心理状态是怎么的,习惯如何养成等等。
翻开网上的文章和一些书籍,内容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比如说,生大宝时医院说用包裹好,可以给小孩一种安全感,到了二宝就不用了,说是给小孩自由的运动空间。以前小孩洗完澡需要擦粉,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溃烂,现在又不用了,需要滋润的油即可。
各类育儿方法很多,不少还是相悖的,这就需要父母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需要学着判断这个方法背后的科学逻辑。
认定了科学的方法,还得坚持住,特别是身边那些老年人,他们老是讲啊,以前我们带小孩是怎样怎样的,实际上这些都是一些非常落后的观点与经验,大多不能适应现在的实际,年轻的父母更应该主动学习,相信科学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比如,我们经常会进入表扬的误区。
很多父母包括我,在看见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脱口而出一句话:宝宝真棒!宝宝真聪明!宝宝真有天赋!等等。
我们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建立很好的信心,将来做什么事会更加游刃有余。
从科学研究证明和实际效果来看,我们这样的表扬方式,属于盲目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你做成这件事是因为你天生聪明、天生有这个能力。
这种方式属于给孩子灌输“固定型”的成长模式,忽略了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坚持,等到下次遇到挑战或者困难的时候,他就潜意识地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天赋、没有这个能力,最后很容易就选择放弃,这样会极大地限制孩子将来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表扬方式呢?
表扬孩子的努力与坚持,而不是天赋。
这个认知的基础,是固定型和成长型两种心智模式。
这两种心智模式,是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徳韦克教授在她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
更多的经验和小技巧,请参考阅读:
你看,世界前沿有很多关于育儿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医学等等,我们得做个有心人,打磨作品的同时,不也让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嘛!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聊聊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当一个好爸爸?
2.该不该让孩子看电视?如何引导?
3.该不该让孩子玩手机?如何引导?
4.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我是得一,两个男孩的爸爸,明天见!
《育儿笔记》专题文集,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