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天生都会吃。可是有人研究怎样吃,有人却随便吃。研究怎样吃的人,吃出健康。随便吃的人不管什么都吃,只是满足口欲。这样一来,会给身体造成垃圾堆积,堆积的毒素排不出去。
良好的用餐习惯,造就健康的身体。
赵鸿丞老师一再强调:饿了再吃。这点很重要。如果不饿就吃饭,很容易给肠胃造成负担,造成毒素堆积。当肚子饿时,表示消化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分泌足够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尽量不要喝水。因为水会把消化液稀释以后,造成消化不良。当然饭前喝一口水润润肠道是很有必要的。
吃东西前做半浴。
吃东西前做半浴,这样可以提升消化腺体的消化力。半浴的操作方法是,先用凉水把两阴洗一下。再用凉水把前臂和手洗一下。接着洗小腿和脚。嘴里含着水,洗眼睛12下。洗鼻子三下、漱口一下、耳后用凉水洗一下、再用冷水洗后肩井。饭前漱口可以带走口腔的细菌与毒素。避免把细菌吞下肚子。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一来食物变得更容易消化。食物被分割得越细,与酵素接触的面积就越大,唾液里的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类的食物。
吃饭的顺序是先吃好消化的。可以从煮熟的蔬菜料理开始,吃冷压油拌的蔬菜。其次,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豆类、坚果类,最后才是淀粉。淀粉类的食物如米、面、麦。水果自带酵素,消化快,最适合单独吃,尽量不要与正餐一起吃。也不要与其它食物一起吃,那样会让水果留在胃里面太久,引起发酵,造成胀气。
吃饭的时候,只吃七分饱。最好是胃里一半是固体,1/4是液体,1/4是空气。这样的比例才是最容易将食物与酵素搅拌均匀的。如果整个胃都塞满食物,就会造成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也是人体堆积毒素,消耗酵素的最大原因。
吃饭的时候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想那些让自己灰心丧气,心里难受的事情。在心情愉快时,才会有好的消化力。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延后用餐的时间,散散步、静坐,等心情改善之后再用餐。
晚上7点之前用完晚餐。
晚上7点之前用完晚餐很重要。这让前天晚上的用餐时间和第二天早上的用早餐时间拉长。头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间隔的吃饭时长要有13个小时。因为晚餐时间如果吃的太晚,胃部会努力地去消化食物,会影响睡眠。如果晚上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身体就会花费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食物,肠道、胰腺、肝脏都会为了消化晚餐,非常地忙碌。睡觉时的肝脏就一直在处理食物,会影响到原本睡眠时的全身排毒。晚上尽量不要吃生食,像水果,生菜,避免造成免疫系统的负担。
还有很重要的一步,是饭后要散步。吃完饭以后,血糖浓度会开始上升,血糖浓度过高,会引起过多的胰岛素分泌,造成脂肪生成与堆积,这时候如果轻松地散步,血糖就会被肌肉用掉,避免刺激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不过饭后不宜 做大量的脑力与体力工作,影响肠胃消化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吃饭人人会吃,吃饭要讲究科学的吃法: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尽量不喝水。饿了再吃。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只吃七分饱。吃饭的时候要心情愉快,晚上7点之前用完餐。吃完饭后要散步。能够做到这样才算是会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