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的日子,喜欢沏一杯香茶,读些语文课本里的文章,看别人的世界,想自己的生活。
今天读了老教材七上贾平凹的《风雨》,在自己不着调的设疑和解读中,却又再次倍感家的温暖和惬意。
《风雨》全文不著风雨二字,却写尽风雨之景。赞叹作者描写景物时的神奇夸张的想象,佩服作者纯熟的写作表达技巧。也兼具小小的疑问。
文章的题目是“风雨”,按常规思路,对“雨”也应该有相当篇幅的描写啊!可全篇几乎都是在写风,写雨的只有简单两句:“淋的精湿的猫”和“孩子通过门缝漂纸船”,这该如何理解,定不会是作者遗漏了雨吧?
文章的结尾两段和前半部分在情绪情感上形成极大的反差且没有过渡,这又该怎样理解?该不会是作者无意识的在大雨滂沱中,匆忙的以恬美平静刹尾?
我简单的查阅了相关赏析资料,解读大同小异:全文通过丰富大胆的想象写出了大自然的壮阔景象(壮美)和畏惧大自然之情等等。可我不是很满意这些解读。总觉得这篇文章读起来有嚼劲,自己很喜欢,可又说不出自己为什么喜欢,文章好在何处,妙在哪里。
细细再读《风雨》,我是这样解释疑的:文中写风主要运用新颖的比喻和极力的夸张,对风之狂的描写已经达到生活常态下自然力量展现的极限。一片树林被风吹的像面团,凸出来,凹进去。杨树叶被风刮翻,柳枝乱舞。葡萄藤蔓被风从树上吹落下来,像死蛇。浮萍也被连片从池塘吹起又重重的砸下......文章没有再用太多的笔墨直接写雨,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留白,或者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我能不能把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之一解读为:不单在于描写风雨本身的肆虐,更在于展现无庇护的一切生命在大自然的威力下的狼狈和无助。包括人。那个穿红衣的小女孩在院子里被狂风吹的打转尖叫。再写雨的狂暴只有卖弄技巧和雷同之感。留白是不是更具有张力和余地?
结尾部分在情感格调上和前半部分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文章一开篇就让读者身临一种慌乱惊恐的自然氛围中。被大风吹倒的在粪堆旁的小白羊,被狂风从天上吹落下来的鸟跌在地上,鸟巢也七零八落,在风雨中飞一样逃窜的猫.....一切暴露在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在混乱无序的逃窜……突兀地结尾了,呈现出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屋子里一片和谐宁静。风刮它的去,雨下它的去,屋子里的老人在炕上,小孩在嘻嘻玩耍。为什么这样写?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有家才能够给人身体和灵魂的安定。一扇门,两个世界。屋外狂风骤雨,屋里一派安宁和谐。不论自然还是社会的风雨,家才是接纳我们的乐土。
贾平凹《风雨》一文结尾处,屋子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其他人哪里去了?是不是正在风雨途中搏杀?一如在路上的你我。作者没有写,可我可以联想啊!你我都人到中年,可曾敢丝毫的懈怠。何尝不是全力搏杀,工作,家庭,子女,父母,那一样都让我们竭尽所有,奋力撑起一片时时风轻云淡的晴空。让那辛苦了一辈子,腰酸腿痛的老人们走出门来,晒晒暖暖的太阳看看蔚蓝的大海。让那通过门缝放纸船的孩子们(也许就是留守儿童,也许就是你托管给父母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一起走出门来,逛逛美丽的公园坐坐刺激的过山车......可父母和孩子也眼巴巴的盼着你早点回家,同在屋檐下共享家的甜美馨香……
也许,《风雨》这篇文章,根本就不存在我理解的这些引申意。但这并不妨碍我的欣赏阅读。我阅读,我思考,我愉快!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