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期:2021.07.23
书籍:罗伯特·麦基《故事》PART FOUR作家在工作-chapter16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一部分:我的所思所想
《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是通过喜剧的手法+巧合设计,来写一个二战背景下的悲剧,通过这种对比的手法,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悲伤。
在影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塑造了一个乐观、积极,甚至有些夸张、荒诞的男主人公形象,在故事后期的纳粹集中营中,作者又极力塑造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好父亲形象,他用自己强大的内心和最美谎言为孩子支撑起了一个干净、美好的世界,前后两个极端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自洽的独特的世界观。
巧合的设计在影片前半部分更偏喜剧成分,和男主人公稍显荒诞的形象以及男女主人公浪漫的爱情相呼应;影片最后的巧合设计,即前面铺垫为男主人公跟孩子撒谎说,在集中营是在跟他玩游戏,最后胜利的玩家会得到一台坦克作为奖励,到了片尾巧妙的设计为战争胜利了,一台真的坦克刚好出现在小孩面前,小孩也误以为这真的是他的游戏奖励。到这里,这个巧合的设计就得到了升华,成为了我们所有人对小孩的一个共同的美好期望。
第二部分:重点笔记
一、兴趣问题
- 好奇心便是一种意欲回答问题和闭合开放型式的智力需要。(智慧)
- 关心是对生活中正面价值的一种情感需要:正义、力量、生存、爱、真理、勇气。(情感)
- 寻找善之中心。
- 我们之所以会去寻找善之中心,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善良的或正确的,并想要认同这些正面价值。
1、神秘、悬念和戏剧反讽
- 好奇心和关心创立了三种可能的方法把观众和故事联系起来:神秘、悬念和戏剧反讽。
- 在神秘状况下,观众知道得比人物少。
- 这一技巧(神秘)通过设计一个熏鲱鱼的猜谜游戏,让人疑窦丛生、迷惑不解,进而因好奇而产生不可遏止的兴趣,但这一技巧只能取悦于一种类型的观众,这就是神秘谋杀,及其两个次类型:闭合神秘和开放神秘。
- 在悬念中,观众和人物知道同样的信息。
- 在戏剧反讽中,观众比人物知道得更多。
- 戏剧反讽鼓励观众深入探寻人物生活中起作用的动机和因果力量。
二、惊奇问题
- 真实惊奇来自期望和结果之间的鸿沟的突然揭示。这种惊奇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随后紧跟着大量的见解,揭示出隐藏在虚构世界表面之下的事实真相。
- 廉价惊奇是在利用观众的脆弱。
三、巧合问题
- 解决办法不是要回避巧合,而是要戏剧化地表现出它是如何毫无意义地进入生活,然后随着时间的逝去而获得意义,表现出随意的反逻辑如何变成生活现实的逻辑。
- 首先,尽早引入巧合,以给予它充分的时间来构建意义。
- 第二,千万不要利用巧合来转折一个结局。这就像是古希腊、罗马戏剧中用舞台机关送出来参与剧情进展的神仙,是剧作家最大的忌讳。
- 无论是好是坏,我们必须选择和行动,以此来决定我们人生的意义。没有任何巧合的人和事会出来为我们肩负这一重大责任,尽管我们周围存在着诸多混乱和不公。
四、喜剧问题
- 当我们拨开喜剧那愤世嫉俗的讥诮面纱时,看到的是一个饱受挫折的理想主义者。
1、喜剧设计
- 喜剧允许作家中止叙事动力——观众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关心——在讲述过程中插入一个毫无故事目的的场景,完全为了博得观众一笑。
- 比之正剧,喜剧能够容忍更多的巧合,甚至还能允许机器神仙的结局。只要能够达到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必须让观众感到喜剧主人公已经受了巨大的苦难。其次,还必须让观众觉得他从不绝望,从不气馁。在这两个条件下,观众会想:“哦,给他得了。”
- 如果你能让一个不相干的人坐下来听你“聊”你的故事,那么你便知道你已经写出了一个真正的喜剧。你只要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不要引用机智的对白或描述视觉噱头,他笑了。你每次转折场景时,他都会笑;再一次转折,他会再一次笑;一转折就笑,直到你“聊”到故事结尾时,他已经倒在地板上笑得直不起腰来。这才是喜剧。
五、主观视点问题
- 对银幕剧作家来说,主观视点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我们偶尔需要采用主观视点镜头。第二层含义是指作者的视觉想象力,从什么主观视点来写作每一个场景?从什么主观视点来讲述整个故事?
六、场景内的主观视点
七、故事中的主观视点
- 就像场景限制、类型常规和主控思想一样,完全从主人公的主观视点来构建一个故事也是一条创作戒律。
- 和人物一起度过的时间越多,目睹其选择的机会也就越多。其结果是观众和人物之间更多的移情和情感卷入。
八、改编问题
- 电影独一无二的能量和辉煌在于戏剧化地表现个人外冲突,即那些跻身于社会和环境中的人类为生存而斗争的巨大而生动的意象。
- 为了表达个人冲突,银幕剧作家必须使用平实的对白。
- 改编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小说越纯,戏剧越纯,电影就越差。
- 如果你必须改编的话,就必须降低一两个档次,走下“纯”文学的殿堂,去寻找冲突分布于所有三个层面上,并强调个人—外界关系的故事。
- 改编的第二个原则:愿意再创造。
- 不要在人物口中填满自我解说的对白,而要为他们的内心冲突找到视觉表达。
- 电影大师们一直在接受的挑战就是:从社会环境冲突的形象开始,将我们带到复杂的个人关系之中;从言谈举止的表面开始,引导我们去透视内心生活,去发现那些不可言喻、不可觉知的东西。
九、戏剧腔问题
- 戏剧腔并不是夸张表达的结果,而是动机不足的结果。不是因为写得太大而是由于写作欲望太小。
十、漏洞问题
- “漏洞”是另一种让故事失去可信性的方式。此时故事缺少的不是动机,而是逻辑性,在原因和结果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但是,就像巧合一样,漏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 怯懦的作者企图踢些沙子来掩盖这种漏洞,希望观众不会注意。其他作者则会煞有介事地面对这一问题:他们把漏洞暴露在观众面前,然后否认这是一个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