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岛是福建省一个美丽的小岛,约有52平方千米,比南澳岛小了一半。
南日岛每天靠四只渡船与大陆连接,排队上船的汽车每天排成长龙,就像大桥建成之前的南澳。
老公福建的同学朱丹教授有学生是当地居民,亲自跑出岛外,到渡口迎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关系把一群人提前弄上岛。在他们家吃了几天,每天鲍鱼、螃蟹和石斑鱼当饭吃,岛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们非常感动。朱教授与弟子的鱼水情深,也让我这个同样当老师的惭愧。
南日岛是海防前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部下胡守仁曾在岛上抗击海盗林凤、李忠,获得嘉奖,九重山上有纪念石像。蒋介石反攻大陆时期,也在岛上发生过战斗。岛上有驻军,随着两岸关系好转,科技水平提高,驻军人数现在较少,有些营房已经空置或转为民用。
南日岛上的发电风车特别多,到处都能听到“咯吱咯吱”的风车转动声音。有的风车装在海面上,一排排好壮观。有幸看到一个在维修的风车,小铁门打开,里面可见一条小梯,工人维修要爬几十米高。据说到了上面,有一个房间,约一辆汽车那么大的地方。站在上面,会摇晃,有晕车感。我们看到风车有的转,有的不转,阿斌介绍说是风力太大或者太小,电脑都会自动控制它停止,以保证电机安全。
岛上最漂亮的是用石头砌成的民居。每家每户大门前面的大石柱子,雕刻有各种装饰花纹,气势恢宏。据说,岛上风大,居民习惯用石头砌房。二楼的楼板和阳台全部石条拼成。过去居民靠在岛上采石建楼,后来,保护环境不让采石,居民还是习惯性地从岛外购买石材建楼。现在石头往岛上搬运不便,有的已经改用红砖砌墙。但门前几根大石柱是绝对不能省略的,一根几万,各种造型各种花纹,气派得不得了,是岛民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岛虽小,庙很多。有几间妈祖庙,好几间教堂。每村还有一两个专门庇护本村的神庙。也许是海上风浪无情,百姓对神明的期待就比较高吧!各种庙里最美的就是妈祖庙,据说妈祖在南日岛升天,岛民觉得非常自豪。前几年海边建新的妈祖庙,第一天就筹到一千多万元善款。
我们特意跑到一个教堂参观。天主教堂旁边的石碑显示清朝同治年间,传教士就来到岛上传教,修教堂。教堂旁边的村子,房屋上都有十字架花纹,和传统的花鸟鱼虫花纹和谐共处,岛民看来是挺能接受新事物的。教堂也是传统木屋顶和屋里的欧式教堂风格相益得彰,讲台也模仿潮汕神台,盖了一条绣花桌布,非常有意思。
岛上每家楼房大门上都挂着金字牌匾,有的是“颖水流芳”,表示姓陈;有的“彭城流芳”,姓刘。没有一家不流芳的,看来都是中原移民。
接待我们的阿斌一家,父亲靠采石挣下一份家业,购买了海边好大一片地。兄弟姐妹们几个在海边抽海水养鲍鱼苗,海中修网箱养鲍鱼、各种高档鱼,还种紫菜和海带,日子过得不错。
初八上午,好不容易等到风停,阿斌特意带我们去海上,参观他们家的网箱养殖基地。坐上特制的浮板船,来到用木板绑起来的网箱上,壮着胆子在两条木板上走,风一吹,摇摇晃晃,我真怕掉进海里。主人家把我们这群菜鸟一个一个拉扯上去,站在中间放东西的小屋旁。要照顾这群在海上还大摆姿势的拍照狂魔,还要为大家拍合照,真难为了他们。
养鱼网箱我在南澳见过,养鲍鱼是第一次见。鲍鱼们住在塑料盒子里,有一个小门关着。每天要把塑料盒子拉上来喂几次海带和紫菜,风雨无阻。想到我们在木板上站都站不稳,渔民们确实辛苦。鲍鱼娇贵,我们掰两个出来看看,主人说这两个只能拿回去吃,再放到水里也活不了了。有时海水赤潮,全军覆没,养殖户损失严重,据说他家有一次是上千万的损失。本来还想去看鲍鱼苗,管理的工人说一大群人进去,怕鲍鱼宝宝染上细菌,会得病。
鲍鱼好吃,养殖不易哦。看着岛上这些宏伟壮观、动辄几百万的豪宅,再看看在海上吹风晒日的渔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点都不假。
国家为了保护这个美丽的海岛,现在已经禁止采石,岛上的垃圾也定期拉出去岛外处理。岛的水质好,南日鲍鱼据说深受欢迎,价格很高的。
我们在岛上几天,每天吃几个清蒸的大鲍鱼(用筷子一撬,拿起来像地瓜一样啃),喝几碗鲜美的鱼汤,啃一个手掌大的螃蟹,觉得日子跟神仙似的。临走主人还安排每人带走了几斤自家养的鲍鱼,自家晒的一大袋虾皮。
要上渡船离开了,主人还站在车窗前不停地说,中秋前后岛上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吃,都是现在冬天没有的,到时一定要再来。
啊哈,好期待呀!不过,梁园虽好,不堪久恋。呆不了几天,大家都不约而同说想家了!鲍鱼吃了两天,也都说不吃了。
我只想快快回到汕头,假期即将结束,我想思念我的孩子们了。
开学了!多谢大家对我们的龙湖少儿服务中心和铁路大地幼儿园的支持,欢迎报读情智沙游作文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