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早期世界几乎完全是由父母塑造的,孩子透过父母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感知世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大到当孩子长大后,不论人生如何变化,不管如何对自己的世界进行重新构建,那双眼睛一直在心底,牢牢盘踞。
塔拉奶奶和塔拉爸爸的关系像是尾巴拴在一起的两只猫,他们对任何一件事都无法达成共识。比如,奶奶坚决以为,孩子们应该上学,而不是像个野人似的在山上游荡。而爸爸说,公立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把孩子们送到学校里和交给魔鬼没什么两样。他们谁也无法说服谁,所以争吵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主题。
塔拉的奶奶和爷爷要去亚利桑那州过冬,奶奶想偷偷带塔拉一起,离开爱荷华州,送她去上学。可是,年幼的塔拉深受爸爸影响,对上学并不感兴趣,更主要的是,她觉得上学这件事会让爸爸感到悲伤。所以,在出发前她放弃了。
塔拉的妈妈叫法耶,在城镇长大。塔拉的外婆出身不好,为了避免女儿受同样的罪,她婚后致力于构建一个完美家庭。她把自己的黄色房子周围,安上白色的尖桩栅栏,栅栏旁种下一排排紫色的鸢尾花。作为一个出色的裁缝,外婆给女儿做了一衣橱的漂亮衣服。她想把自己从未有过的礼物送给女儿,让她生活得优雅而体面。事实上,她几乎是成功的,子女们都有好的归宿,除了法耶。
那时,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年轻人当中出现了一股不可遏制的反主流文化,反对正统社会,反对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反对宗教,反对保守……总之是家长教育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这种社会思潮对法耶产生了影响,她不再想要体面的生活,不再想要白色尖桩栅栏,也不想要华达昵礼服,她讨厌为了出一趟门,天不亮就得起床梳头,直到出发前还要为穿哪双鞋更漂亮而苦恼。
就在这时,年轻的吉恩闯入了法耶的生活。这就是塔拉的爸爸,那时候的吉恩来自大山,开着一辆淡蓝色的大众甲壳虫,还身着五颜六色的面料做成的奇装异服,蓄着浓密的胡子,非常时尚。而且因为长期经营农场,吉恩身上有股超越同龄人的严肃认真劲儿。
法耶对吉恩一见钟情,然后不顾家里人的反对,离开她城里的家,嫁进了吉恩所在的巴克峰。那时候,塔拉的爸爸吉恩还是个阳光开朗的小伙子,婚纱照的笑容甚至能从胡子下钻出来。可是,几年过后,吉恩三十岁时,突然变了。他把塔拉的几个哥哥从学校里接回家,然后扔掉了电话,拒不更换到期的驾照,也不再为家里的车买保险,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偏执。
塔拉的妈妈法耶渐渐感到,吉恩做的有些事是错的,她想教给孩子们知识、想靠自己的力量赚钱、想得到吉恩的尊重。可是,在吉恩的固执面前,她所有的努力统统宣告失败。久而久之,她选择了自我麻痹、自我欺骗,形成了顺从隐忍的性格。
塔拉爸爸的个人信仰不仅影响了他自己的世界观,还深刻影响到他家庭里的方方面面。塔拉的父亲将自己视为家庭的绝对权威,不允许其他家庭分子有任何异议,包括她的妻子,哪怕她聪明能干,也必须要绝对服从他的丈夫。他不让孩子们上学,人为阻断了孩子和外界交流的渠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塔拉的家庭就成了她的全世界,她不知道家庭以外的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因此只能活在父母为她设置的人生局限里。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比如父母的生活、父母的视野、父母的志趣、父母的性格及思维方式。做父母的,只有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格局,才有可能打破自身局限,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