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就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与大家交流共勉。说起几年来的初三教学工作,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算是有了一点点儿收获。以下是我在英语教学中几点零零散散的做法,说出来,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谈起英语学习,我们首先都会想到“背诵”这个词,的确英语学习中的知识点,单词词组、句式、语法等等,内容很琐碎,需要大量记忆。而记忆方法就是“复现”,也就是让需要记住的东西反复在你的眼前出现,最终记住。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可是做起来却很枯燥,学生不容易坚持不下去。于是我采取了各种方法措施想让学生坚持利用“复现”的方法去记单词、背词组。通过实践验证,诸多方法中我感觉最有效的方法是:讲道理,攻心。说到学生,老师们经常有句话:管住他的人,但管不住他的心。这就说明管人不如管心有用。因此,在学生背诵时,只要发现他们背诵的信心不足了,我就利用自习课或早读抽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讲一些励志故事或者身边人的成功例子,给他们打打气。我经常给学生们说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看电视不是为了看广告,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随口来几句广告词,为什么?因为广告总在我们眼前出现,我们不想记它都把它记住了,这就是“复现”的力量,何况我们内心想记住英语单词呢?我们一定能记住,如果现在你还没记住,那是因为单词在你眼前的复现次数不够。这样让学生们有了背过单词的信心。并不断鼓励他们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学生们就养成了背诵的习惯。这样背诵这一关就过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单词、词组记住了,下一步就是运用。1.运用的训练形式需要多种多样,学生们才会感兴趣。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做法:每天课前朗读、翻译一句话。这句话必须符合两个条件:a.这句话的内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是当今事实,或是激励性的言语;b.而且这句话里必须含有固定词组或句式句型。最初这句话是我找出来提前写在黑板上,后来是让学生轮流找出来,写在黑板上。讲课前,让同学们大声读出来,然后翻译成适合汉语语法的中文。这样做既复习了句型和词组,又训练了中考题中任务型阅读里的翻译题。这种化整为零的训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学习,不会感觉枯燥。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我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给有余力同学开个小灶。具体做法就是,不定时的装出偷偷地样子,给几位同学一个写有试题的纸条,而且什么都不说,结果是他们几位的同桌或前后桌会都把试题做了,而且做得很认真。对于这种操作,其实用不了几次,学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不过一般他们也不会说破,因为他们喜欢和老师玩游戏。比如,九四班的许晴一桌和张璐莹一桌就经常自愿上当。当然他们的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3.课堂上,对学生优秀的表现,哪怕是一丁点儿也要及时肯定。比如,今天谁第一个背过课文了,一句NO.1他就会更加积极的去背诵下一课。如果谁回答问题比较全面,伸出大拇指给他点个赞,她会立刻给你呈现一张兴奋的笑脸。课堂上,我习惯走下讲台,边讲课边在教室里转,只要发现哪位同学,有好的表现,在不打断我讲课的前提下,我会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或向他伸出大拇指。这样,会拉近我和同学间的距离,也可以更好的管理课堂秩序。
三、找准学生学习的难点,课上有针对性讲解,真正做到精讲精练,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止一次的发现,我教的两个班,学生的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有时候错题竟然一个重复的都没有。同一个老师上课,结果却不一样。特别是初三,因为课程主要是复习以前所学知识,而学生初一初二两年学习中所都丢掉的知识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导致现在在综合运用中出现问题不同。基于这种情况,复习每个专题之前,我先找一些本专题的试题让学生做一下,然后从学生答卷中发现问题,定为专题难点。当然,两个班的备课因学生出现问题不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这样以来,我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有针对性的精讲,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去背诵、讨论,巩固总结,尽量做到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老师监督下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些。
以上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由于平时对自己这些做法没有及时记录、整理,所以现在说出来的也是零零碎碎,不成体系,敬请大家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