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辉焦点网络课程初20坚持分享第20天2020.2.6
今天听了刘友龙老师的荔枝微课《如何引爆孩子的“小宇宙”》,记下了四个要点:
一、每个孩子都是想好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梦想。
二、每个孩子在当下都是尽了全力的。我们可以和他探讨,他在那么不容易的情况下是怎么熬过来的。
三、改变时刻都在发生,相信孩子的变化,关注他点滴的进步,并与之探讨他是怎么做到的。
四、每个孩子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要贴着孩子走,听听孩子自己有什么方法。
在讲具体操作时,刘老师把孩子的情况分为三种:
孩子不想谈、孩子谈不谈都行、孩子想谈。
对于孩子不想谈的情况,家长不要追着谈,先稳住,别急着否定、指责,有机会时先微笑、认真倾听,接纳、和善,少说话少指导。努力调整好自己再找机会。孩子想聊啥就聊啥,对他感兴趣的事情要从内心表现出非常感兴趣。
对于谈不谈都行的孩子,说明关系还行,孩子动力相对强些。但也要注意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谈,当他不那么烦的时候,愿意聊的时候再聊。家长要稳住,不要主动。
对于孩子想谈的。很多焦点的方法都可以用上,但也要牢记把话题的选择权交给孩子。由孩子承担话题的控制者,他才能更好地敞开心扉。
课程中刘老师举了很多家长与孩子日常沟通的实例,让我们感受不当沟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刘老师说日常语言交流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确实如此,作为家长一定引以为戒,今后多听课,多练习,学着做引爆孩子“小宇宙”的导火索。
【 中原焦点团队 岳艳萍 坚持分享第1444+76天】20200206 周四 太康
网初19第13次课程,刘老师细致、全面的讲述、特别重要的地方,强调的入目三分。我的理解是:一个核心,二个关键,三“类”三“问”三“宝”,四“要”四“可能”。
一个核心是指不论任何时候,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关注“人”,“人”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二个关键是“内功”和“技术”,修炼内功是第一位的,功力深厚,釆花摘叶皆可伤人。三“类”是指来访者的三个类型,游客型“陪他游”,抱怨型“理解怨”,消费型“按步骤”,三“问”是说的“好奇三问,是什么让你想这么做的?如果已经做到了,会带来什么不一样?对你的积极意义是什么?目标包括哪些元素?三“宝”是谈话倾听三法宝,“点头微笑+嗯”解决了。四“要”是目标制定要“正向、所欲、具体、可行”。四“可能”是遇到一个认为“都是别人错,自己没问题”的来访者,我们这样慢慢挼:1.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某某能有什么改变?2.如果某某有改变的话,你可能会怎么样呢?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呢?3.如果你有了这些变化,某某会怎么样呢?4.所以你现在如果做点什么,可能某某就会朝着你想要的方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