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阅读打卡《历史的温度3》

接昨天

其实当年的科举也是这样。考生们之所以前仆后继花样百出地作弊,是因为那是他们作为读书人唯一的升迁之路。而到了晚清,尤其是1905年取消科举前夕,科举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低。以前科举找人代考,可能要花个千百两银子,到后来可能只要几两甚至几钱银子就行。

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既然多了,那又何必在一根独木桥上挤呢?

当然,作弊不是在舞文弄墨的考场少了,就是真的少了。

只要有人,有欲望,有功利,“作弊”这种行为,永远会存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