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画的动漫《三体》开播,总算让这部小说在视觉层面有所展现。也许是毁誉参半,但总好过没有。不得不感叹,从零到一的确是最困难的一步。
作为“原著粉”,我对这部动漫也是略显失望的。首先是不能从故事的一开始讲起,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其次,是对故事的改编有些过于商业化,从而损失了原著中精彩的逻辑性。当然,这也与跳过前面的剧情有很大关系。
个人认为,想把一部深入人心的小说拍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很难。拍好《三体》也许更难。《三体》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宏大故事中的细节严谨,前后逻辑环环相扣。而影视作品往往更看重视觉冲击力。
比如罗辑,如果没有叶文洁的最后嘱托,就不会有罗辑的宇宙社会学。那么罗辑这个人物的出场就必须从叶文洁的最后的思想反转开始。或者说,没有叶文洁心中燃起的希望,就不会有罗辑存在的必要。动漫虽然也是从叶文洁开篇的,但却把叶文洁画成了一个老妖婆,一个十足的反派。所以,编剧就不得不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罗辑。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期待,想象着将来的剧集里会如何表现原著中“褐蚁”攀爬“孤峰”的那个桥段。那真的是大刘的神来之笔。大刘写《三体》的时候还没有出名,应该是完全凭兴趣写作,去发表连载。不要说获奖,甚至可能都没有想过出版。所以他可以写的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一旦出了名,成了公众人物,考虑的就多了起来,便写不出来了。而剧集是基于《三体》的盛名开始的,所以也会想的太多,不能随心所欲吧。
再回来说动漫开头的古筝计划,虽然古筝计划是第一部的结尾,也算是一个重头戏。但古筝计划并不是前半段故事的高潮,仅仅是一个获取三体信息手段。第一部的故事真正的核心应该是杨冬出生那个桥段。在那个中国北方朴实的山村里,叶文洁第一次感受到人类的温暖。看那一段的时候,我哭了。虽然后来叶文洁还是成了组织的“领袖”,但那段往事在她的内心中,燃起了对人类希望的火种。
而动漫里,也许是因为追求视觉效果的原因,大肆渲染了琴弦切割巨轮的场景。这个场面可能比较好看,但是与整个故事的发展意义不大。如果是看过原著的,总算还能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对于从动漫开始看的观众来说,完全不知所云。
现代商业片从兴起到衰落,也是这个原因。商业片的辉煌应该从哪部电影说起?我不敢下定论。但顶峰应该是《阿凡达》。在那个时代,人们第一次在银幕中获得视觉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当然,票房的回报也使得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但这种模式并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边际效应的递减,会让观众对那些炫酷的视效习以为常。从而回归对电影的本真,逻辑性和内涵。所以,目前商业片屡屡遭遇的失败,也导致整个影视行业的坎坷。
动漫第二集里,史强强奸交通法规、大秀车技的那段戏,简直令人作呕。原著里显然没有这段描写,而且也并不符合两位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完全是为了提升视效而生加上去的俗套剧情。目的只有一个,让剧集看起来更像“国际化大片”。然而,观众真的还会为这种俗套的垃圾情节买单吗?
有人说:“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民众真的都是、而且一直会是傻子么?这样一部几乎背离了原著的动画片,真的能够得到观众的赞誉吗?真的能赚到钱吗?赚到钱,真的就是最终目的吗?
如果没有读过原著的人,看到这样一部剧集,他们会怎么看待《三体》这部中国科幻界的传奇之作呢?我真的很好奇。
也许,也许,也许……,几个也许之后,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