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情缘

在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面条宛如一根坚韧而绵长的丝线,悄然编织着中国人四千载的饮食记忆。从都市街巷的喧嚣烟火,到乡村院落的恬淡宁静,那一碗氤氲着热气的面条,总以最朴素温厚的姿态,熨帖着每一个漂泊者的心肠。

我生于淮阴,这座浸润着人间烟火的城市,也滋养了我心底一份独特的面条情愫。记忆的指针拨回儿时,在那炊烟袅袅的乡间,手擀面是灶台上的主角。自家田畴里金黄的麦粒,经石磨细细碾作雪白的面粉,再由母亲那双灵巧的手,于案板上反复揉搓、擀压,终成薄如蝉翼的面片。刀锋轻移,化作千丝万缕,根根匀称。那面条里,揉进了土地的丰饶,更揉进了掌心传递的温情。

炎夏时节,菜园里丝瓜舒展藤蔓,小青菜青翠欲滴。随手采撷几捧,与面条一同在滚水中沉浮。煮好的面条,倾入清凉的井水中“过桥”,燥热瞬间褪尽,变得晶莹剔透,爽滑筋道。拌上一勺蒜泥,辛香扑鼻,那滋味,恍如山涧清泉,直沁肺腑。一口吸溜下去,齿颊间漾开的,是泥土孕育的丰盈,是童稚无忧的欢愉。那是岁月深处最本真的味道,任凭时光流转,始终盘桓心间,未曾淡去。

后来负笈南京,学习调酒。那段日子,清苦而匆忙。为了节省开支,方便面成了案头常伴。无数个挑灯苦读的深夜,当疲惫与饥饿悄然袭来,那一碗热气蒸腾的方便面,便是最切实的慰藉。它驱散困倦,熨暖肠胃,支撑着我在技艺的山路上攀爬。终于拿到调酒师证书的那一刻,眼前仿佛晃动着那些空空的方便面碗,它们无声地为我鼓掌——这旅途的微光,见证着汗水的重量,功不可没。

踏上旅游工作的路途,行囊里总少不了一包方便面。在异乡的站台旁,或是夜深人静的旅馆房间,一壶滚水注入碗中,熟悉的香气便弥漫开来。那一刻,舟车劳顿的疲惫,异乡的孤清,仿佛都在这氤氲的热气与简单的咸香中悄然消融,只余下胃囊与心房的踏实饱足。

创业维艰,风雨兼程。在那些困顿窘迫、步履维艰的低谷时刻,面条依旧不离不弃。只需一锅沸水,撒一把细面,丢几叶青蔬,片刻光景,一碗清汤素面便能果腹暖身。它给予我的,不仅是维系气力的能量,更是重振旗鼓的勇气。它像一位沉默而忠诚的旧友,无需多言,便以最质朴的方式,陪伴我穿越人生的风雨泥泞。

面条,早已超越了果腹的范畴。它是刻入骨血的生命印记,是无声流淌的岁月长歌。它承载着故园的炊烟、成长的涩泪、奋斗的星火与成功的微光。每一缕面丝,都缠绕着一段光阴;每一口汤水,都浸润着一份深情。我知道,在未来的征途上,无论行至何方,无论际遇几何,只要灶火燃起,清水沸腾,面条入锅,那升腾的熟悉暖意,便会化作心底不熄的灯火,予我以恒久的温暖与笃定的力量,继续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