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上去送团,和姜会长聊了几分钟,得知他们在花神宫做相关艺术音乐疗愈活动,可以作为疗愈卡项目之一,改日去看看。 最近把东坡文化行通稿整理一下打...
池塘的绿,是童年最稠的底色。那汪碧水总在记忆深处漾开,将两抹白影浮成永恒——父亲从城里带回的四季鹅,如两叶光阴的小舟,将春的萌动、夏的炽烈、秋的...
井台边的泥土,仿佛还存着当年的余温。五株水杉已挺拔参天,如五柄翠绿的标尺,从童年的院落,直直量向天际。树干的纹路,是时光刻下的家书,每一道褶皱里...
阳羡梦痕:苏轼与无锡宜兴的终老之约 暮春的宜兴,竹海翻涌着翡翠的波涛。我踩着蜀山下的青石板路,一树海棠忽地从院墙探出,粉白的花瓣簌簌落满肩头。九...
暮春细雨,濡湿了藤花旧馆天井中苏轼手植的银杏。青石板上零落的紫藤花瓣,宛若九百年前诗人遗落的诗稿碎片。廊下守馆人低吟:“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伫立于淮安漕运博物馆那艘复原的宋代漕船前,苏轼的诗句仿佛被时光浸染,沉甸甸地有了分量。北宋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行至连云港云台山麓,摩崖石刻上苏轼的笔迹仍带着墨香,仿佛昨日刚题就。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深冬,39岁的...
在历史浩瀚的星河中,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其足迹所至,莫不晕染上深邃的文化光华。南京,这座千年王气与六朝烟水交织的古都,亦因东坡的驻足,...
秋风漫过云龙山脊,我踏上了彭城大地。伫立于黄楼飞檐之下,眺望远处黄河故道奔腾的遗迹,耳畔仿佛穿越九百载光阴,回响起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