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多年的老友终于重逢,他们带我喝奶茶,喝酒,吃烧烤。
我们还提议去曾经的高中看看。
好友说曾经一起读高中的一个男生最近说最喜欢我了。
我哑然失笑,我可从没有感觉到被他喜欢过。
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们也奔四,但青春的风还是缓缓吹开了我们的思绪和记忆。
2
青春的风,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掀起记忆的狂潮了。
第一次到这个云南省中部不起眼的小县城读书,源于我没有考到更高的分数去州府读高中。
一见面,迎面扑面而来的不是宏伟的学校正大门,而是宽阔无比的大操场。不像现在都是人工塑胶假草坪,那时的足球场是真草坪在风中招摇。
直到现在,我仍然对那个震撼过我的大操场念念不忘。
因为我们班在那里踢过足球,得了最后一名。但我们很开心,完全没有因此而士气低落。
最后一场球结束后,我拎着热水壶往宿舍的方向走。
我后面是一个正在追求我的男生和他的朋友们。我听到他的朋友说那个男生太偏心我们班了,给对方班级吹了黑哨。
我当时有自己喜欢的男生,我对此不屑一顾。
我们在那片操场上体育课。
我曾经还在早操时和体育老师吵了架。我现在想不起为什么要和老师吵架,我只知道我懂事后一直很后悔。
青春的记忆,像一头无时无刻不在奔跑的猛兽。你没有办法用照相机去捕捉它。它就在自己的草原上奔跑。而你,只是它奔跑中根本无暇顾及的身影。
我的记忆原点里,一定有那片真真正正用小草的生命铺垫起来的操场。
3
我在高中认识了一些朋友,直到现在仍是很好的朋友。
在来这里上高中之前,我在城市里读书,又去乡下读书,来到这个县城,就像我的一个中间过渡带,既不繁华,也不荒凉。
我周末和朋友去逛只有一条商业街的街,去吃当时我们觉得美味得不得了的臭豆腐米线,逛到下午5点多钟,买瓶我同桌非常讨厌吃的酸奶回到教室去学习。
每次同桌都会叹息:“这么难吃的东西,你怎么每周出校都要买。”我也叹息:“这么难吃的东西,我每周都要买。”
现在我坦白,我其实没有特别喜欢喝酸奶。我吃腻了学校小卖店卖的零食。
学校有一天忽然把各个教学楼的正面都写上了红字,大约就是富国强校的意思。从此以后,我们的眼前飘忽着那些标语,我觉得隐性文化是建立了,但美观程度被破坏了。
有一年的暑假收假回学校,我们的教室里爬满了绿色的青虫,有几条甚至顺着桌腿爬到了我的桌面上。每次上课我都战战兢兢的,生怕有一条顺着椅子腿爬到我的衣领里吓我。
外面的青草绿树繁茂,假期羞于修整,打药,竟然催生出了那么多吓人的小玩意儿。
后来毕业了,我们在满是标语的教学楼下留影。
竟然心生出一股别样的审美趣味:掩映在阳光下的教学楼,配上红字楷体,激励着我们克服过多少对前途未知的焦虑和迷茫啊。就好像一个密封的房子突然被风吹开了一扇窗,似乎我们都被那阵风吹拂过,都呼吸过窗外飘来的叫做努力和信念的气息。
4
高三那年,我经常生病。其实我是因为压力大,内心无比焦虑和彷徨导致的。
我有一次请假没去上课,我躺在宿舍的床上,一遍遍循环听陶喆的那首“黑色柳丁”。
其中几句“今天我心情有一点怪怪,可是说不出来到底为什么,好像有一些悲伤的征兆,可是病因不知道......,我只想哭只想哭只想哭......我却躲在自己孤独的黑洞......”,我听得泪流满面。
然后我就想通了一件事,我必须得好好拼命学习。
直到现在我仍然是一个逼自己到疯狂的做事习惯。
玩就尽情玩,学就尽情学,从来都是两个极端,不允许自己在中间摇摆和喘息。
夏天的时候,阳光会照进我们的教室,正好可以洒在我脸上。别的同学都用手或书挡住阳光的刺眼,只有我迎面而去,就像沐浴在阳光下会让我身心舒展一样。
但总有一些时候太阳会冬眠,缩回去的时间越来越早。有时候天空灰暗,不下雨,不出太阳,我的心情在这个时候最阴郁。我感到心慌,仿佛要去赶一列快要到站的列车,如果赶不上这一趟,就要在站台等上一个小时才能坐上下一列。但你前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不急不慢,一步,一步,一步闲庭阔步走着,你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你就这样被一点,一点,一点地跟着他们挪,左也是人声,右也是人语,前也是脚跟,后也是脚尖,你像在围城里,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也是城里的人。你只能抓耳挠腮,慌乱着即将无聊的等待。
我经常在书包里放英语书,我可以随时拿出来背单词;枕头下放数学书,我可以晚上熄灯后躲在被窝里的电筒下做题;宿舍里放政治书,我可以回到寝室看几眼必备知识点......我内心痛苦彷徨的生活基本就这样车水马龙起来。我和自己的关系由此从痛恨、厮扯,到各自摔门而出,走向和解乃至同舟共济。
“只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在暮色降临时恍然时间匆匆过,高超的琴艺和优美的琴声停滞了时间的流逝。我惊觉“轻舟已过万重山”,前路慢慢亦漫漫。
5
好友说她对女儿的前途没有太大的追求,读大学不要太远,普通大学就可以,以后继续回来这个小县城工作。
虽然她也吐槽生活的单调和无聊。
但我说你可以毫不省钱地买你想买的东西,只要这里能买到。
她点头表示同意,似乎实现进超市不看价的理想被她实现却不自知被我点醒后,她停止了吐槽,欣然接受小城带给她的无聊和物质相对的贫乏。
没有吐槽的生活是多么荒凉啊。
被时间的小火慢慢炖出来的气息里,有我们这一代人的不甘和自我消解。
就像我羡慕他们的小城生活:清净,简单,有可以养大狗的院子。他们羡慕我在城市里烟波:繁华,喧嚣,有放眼望去一应俱全的完美小区。
时间可能从来都是静止的,漂流的只是我们这些从城中来到城中去的人。
以后,我会很务实地告诉他们:大姚一中承载了我们的青春,我们见证了彼此的青春,从此封印了彼此的青春。
城南那家米线店,凉拌的比加汤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