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这首歌,在下班的路上听了好一段日子,街上人少安静的时候甚至会听到流眼泪。歌词和旋律都会把我带进场景里,想起又漫长又短暂的日子,莫名怀念起曾经故乡的“家”,似乎街道也成为了家的一部分。
上次说到了“家”的概念,城市里一个人的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普遍,引起了我对家的重新思考。
如今如果重回故乡,家也早已面目全非,因经济发展而开始的一批批棚户区改造,或家庭主动换了新的住宅,已经少见宽敞的院落,也没有了房前屋后的植物群,而更多被楼房小区所取代,统一规划的外形叫人们必须靠号码来记住家的位置,看似更有秩序了,可是也没有了曾经生活的味道。
关于过去的很多记忆,也因家的变化而愈加模糊,只能靠照片和长辈的话来填补,甚至长辈也渐渐忘记或离开,家的建筑在变,家庭成员也在变,有的人离开家,去新的故乡自己成立了新的家,也有新的成员加入,而有的则是永远的离开了。
越来越开放的生活态度叫人们有了更多自由,也对家有了新的理解。现在,世界是我们的家了,我们可以选择到任何一个喜欢的地方生活,到陌生或熟悉的环境去感受多种文化,移民潮始终有条不紊的进行,选择更好的生存环境也成为了对家理解的另一个角度。可是人总是需要归属感的,世界很大家却可以很小,关键是能让人卸下一切全然放松,也全然被接纳。
有的人并不是没有家,但却不愿意回,因为那里没有安慰没有接纳而是责备和埋怨,在家里找不到对的位置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甚至在家里也无法安然入眠,因家里的气氛是紧张的或是冷漠的,这样的家其实算不上是真正的家,因为让人感受不到温暖更不用说放松。其实现代社会不乏出现这类的假家庭。
家到底是什么那,是小时候能和玩伴一起跳皮筋的院子,是小黄狗在门口奔跑着摇尾巴,是冬天妈妈做好了饭菜还没有上桌就闻到了香味,是一躺上去就能催眠的熟悉床榻,是温暖的接纳是真诚的鼓励,是不计算回报愿意付出爱的人的等待,是静夜里的灯光。
家是力量,是关系的源头,是如基因般刻在心版上的密码,祝福你无论身处何方,都有家等你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