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习惯旧模式的对话?
因为我们就是这么长大的,接受的是父母,长辈,老师,包括朋友的指导,告诫,劝慰,建议。
所以我们习得的也是这样的行为和思考模式:用我擅长的,来帮你解决问题。遇到问题的时候,去找我们认为在这方面擅长的人寻求帮助。
在昨天的旧模式对话中,我遇到了我比较拿手的主题,所以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事实上,如果遇到的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通常也可以给出建议,毕竟道理谁都懂不是吗?
旧模式不是坏模式,我们可以从旧模式中得到支持和爱,这是一种导师模式或者朋友模式。有时候我们可能只需要对方倾听,解决情绪问题,在寻求情感支持的时候比较适合这种模式。
而新模式是教练模式,适合寻求答案或者确认答案的需求。在新模式对话中,双方是平等的,甚至教练的存在感是较低的。表达者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和自己对话的体验。教练的提问是帮助对方回顾和反思,从旁观者角度重新理解问题,看到之前忽视的方面。由此得出的结论和解决方案,是对方认可的,且适合自己的,愿意付诸实践的。
学习新模式对话,以前我觉得只要记住GROW模型,按照这种话术去提问就可以了,昨天我感受到了倾听的价值,也就是Serena说的同在,当下。如果按照提前设定的问题去提问,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引导,当对方的回答和教练的提问无法衔接,就会让人思路中断、思绪混乱,无法找到答案不说,还有可能产生排斥情绪。
新模式的对话,针对别人可以是coach,针对自己可以是复盘。期待学习(想找个人练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