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世界的另一智慧,就是“天人合一”。
比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列举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理念,就提到了“天人合一”;更重要的是,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首次提出阐释中国和平发展基因的“四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醉中国·学习经典】习近平:天人合一
(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虽然具体到各个学派理论、各个历史阶段里都各有不同释义,但大而化之、概括来说:
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
我们今天看待这个“天”,可以把它理解为世界万物、自然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对于“天”有着敬畏之心、反观之心,人与天不是对立割裂的,而是相生相应的,所以人与天之间,才有了对照之心、合一之心。
这与前面说过的“道法自然”正是一脉相承:
效法自然,即是天道;效法天道,即是人道;
天之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则,人之道,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人道对应了天道,就符合了发展大道。
(二)
天人合一,这样的理念翻开经典即可得到印证:
中国哲学之源《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人先观察到了天地运行稳健而怀抱广大的特点,才对照说明有志有德的君子也该向天地的品格学习,学习其自强不息的刚勇奋进和厚德载物的怀柔包容。这是人在学习“天”。
从生物学上讲,也正如《周易》所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但易道思想不是在探究物种起源,而是在探求社会秩序,所以它继续说:“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就像万事万物都有阴阳、有刚柔、有主辅、有先后一样,礼义秩序、社会规则,是古人在顺乎自然法则而对应设定。这是人在顺应“天”。
顺应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发现的过程。所以孔子苦行一生,最后说自己是“五十而知天命”,到五十岁的时候,才终于经过了长期的生命探求,而得知了什么事情是自己命中注定该去做的、才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与肩负意义。天命,就是上天赋予的使命,也是个人命运的走向。《论语》中记录的这句话,这是人在探究“天”。
而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更体现为心灵的自由与天性的解放。比如《庄子》里记载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
庄子有一日,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而且那个梦逼真而清晰,梦里蝶舞翩翩的他,感到无比地适意快慰,似乎自己从来就该是只蝴蝶。所以梦一醒来,连庄子自己也恍惚起来:这真的是庄周梦了一次蝴蝶吗?还是说,他本身就是一只蝴蝶,这一生为人、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是耶非耶?是周是蝶?这个故事意味深长,提供给后世无数的诗词、戏曲以创作灵感。人类与自然世界在这个梦里融合为一,物我相交。人看蝴蝶,感觉它如草木一秋、如蛾虫一豆;那么同理,人之一世,也就如天地一瞬、如沧海一粟。庄周梦蝶,物我交合,如真如梦的幻身,如临现场的体验,这是人在体察“天”。
而大乘佛教,提倡万物皆有佛性。比如佛经里常问的“如何是道?”得到的禅师回答五花八门,包括有“山上有鲤鱼,海底有蓬尘”、“白云覆青嶂,蜂鸟步庭花,有“云在青天水在瓶、“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甚至有“大好山”、有“木头”,等等。这说明,万事万物,俱有佛性,万物自行,俱是修道。
而禅宗公案里著名的一段“吃茶去”,是每当有人向赵州禅师问禅、祈求开悟,赵州禅师便回答他:“吃茶去。”所谓吃茶去,不过是让人在平常心里体察“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之意。天地万物各安其所,人在其中各行其是,用心眼前,做好当下,这就是修行,就是禅心。平常心,非常道,这是人在融入“天”。
对于人与天地自然的交融程度,王国维先生针对诗词的研究也有心得。他认为:诗词当中,大多数描写的都是一种“有我之境”,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瓣的景物之悲、乱红的色彩之伤,都是沾染了“我”的情感,是人在主导着自然景象;而也有一些诗词达到了高妙的“无我之境”,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比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山就是山,鸟就是鸟,景物的呈现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自然风光,不突显人在其中的主观色彩。而这样的“无我之境”,因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似乎就更贴近“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实,“天人合一”的精髓,体现为一种物我之间的通汇贯通,只要不是绝对的物我对立、物我剥离,不管人是主角、还是自然是主角,都是彼此的相安与融入。比如就这句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人”的身影、“人”的色彩是无所不在的,——没有人之惬意,何来山之悠然?没有人之搭建,何来菊之东篱?所以,与其说这是王国维先生激赏的“无我之境”,不如说这是中国文化赞赏的“天人合一”。就如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在天人合一的画面中,天是背景,人是点睛,是人在点亮“天”。
(三)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在晚年作文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当今,我们认可和谐社会,那是社会生活层面的发展保障;
我们认同和谐的价值观,那是国家外交层面的战略保障;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人以“天人合一”作为密码,给人类社会与宇宙万物达成友好契约的一道永恒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