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魅眸 (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第一句,即讲述了大学之道,或者说“大人”之道。
朱熹《集注》对《大学》整体评价”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通篇都在以提问的形式,阐述“大人之学”。他认为“大人之道”主要为“八条目”:
格物——调查研究;
致知——认清本质;
诚意——意念诚实;
正心——动力纯正;
修身——提高修养;
齐家——经营家庭;
治国——以德治国;
平天下——天下太平。
针对《大学》中的“八条目”,二程在儒家经典的学习中,产生了疑问。
《大学》被古代儒家认为是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传播版本有两个体系:一为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为“四书”之一;一为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朱熹认定《大学》的原传本有不可通之处,是错简的原因,因此重新编排整理《大学》,但是,王阳明认为,原本大学并没有不可通的地方,是朱熹理解不到位。这样一来,对《大学》的解读,就构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差异的分水岭。
而这个差别和中国式思维方式,有关系。中庸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在看待整个世界时,物理世界是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与其他的个体,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据王阳明所说,关系是实在的,是真实存在的。“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所体现的“恻隐之心”,是因为感受到“恻隐之物”,而以“恻隐之心”的形式表现出来。
他认为,“天命之性”的属性,在于“德”,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明德”,而大人者在于“明明德”,小人则为“蔽于私”使其逐渐走向“蛮夷”。
“关系”——可以说王阳明的“关系”是可见的,是看见的“关系”。他说的“关系”不是我们所特有的意义“即利用个人所拥有的人际资源以谋求政治或经济上的利益好处。”“有关系好办事”就是说的这种!说句题外话:有时候听到说,外国人到中国接触到的最多的词——关系(relationship),但是,他太多的意义,让国际友人傻傻分不清楚。
言归正传,王阳明认为“关系”,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因为“看到”才产生的。比如说:你和你儿子。在他未出生时,你不是他爸爸,他不是你儿子,在他出生的那一瞬间,决定了他是你儿子,你是他爸爸。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养子”,是不是你的儿子?王阳明认为这种“养父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子”,只是名义上的“父子关系”,而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他是不是你儿子,不取决于他是不是出生,而在于他存在的那一刻,那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物质为转移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
而我认为“看见了‘关系’,说的应该是在脑海中产生相应的刺激反应,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然后大脑经过分析,做出反应,而做出的反应情况”,这种我觉得更趋向于心理学研究。
唯心主义者认为:人与万物是相通的,人会影响自己周围的万事万物,人是万物之灵,天人合一,珍惜万物。有德之士用过的物品或字画常常成为古董,就是因为他用过后,会影响那个物体,给它留下自己的能量和信息,也相当于它具有一些灵性吧,对别人有好外,所以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