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019-12-23
> 1 59节440-445
痛苦是主题,人们会隐瞒,因为我的痛苦是他人的满足。
# 1、这人世间是偶然和错误两者的王国,痛苦是主题 441
# 2、个人的生活在任何一部生活史,也是一部痛苦史;因为任何人的一生,按规律说都是一连串不断的大小不幸事故,尽管人们要尽可能隐瞒也是徒然
而人们所以要隐瞒,又是因为他们知道别人在想到这些恰好是他现在得以幸免的灾难时,必然很难感到关切和同情和几乎总是感到满足 442
# 3、凡是痛苦,总是掩饰起来的,相反,一切冠冕堂皇有光彩的东西就都要拿出来炫耀,越是内心有欠缺,他越是希望在别人眼里被看作幸运儿443
# 4、痛苦是从生命中产生的,而生命又是那意志显出的现象,人总得回头来,依靠自己,记在任何一件事上是如此,在主要的大事上也是如此 444
&&& 60节 先概述一下前面几章的内容逻辑,再开始阐述意志的肯定与否定
# 5、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望本身,一般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就是这种欲求
人的身体既已是意志的客体化,如意志在这一级别上,这个体中所显示的那样,那么,意志的在时间中开展的欲求,就等于是和这身体平行的诠释文章,是解说全身及其部分的意义,是同一自在之物的另一表出方式,而身体原也就是这自在之物的现象
# 6、身体原也就是这自在之物的现象,因此我们也可说身体的肯定以代意志的肯定
# 7、一切复杂的意志活动,其基本课题总是满足需要,而需要是在健康上和身体的生存分不开的,是以表现在身体的生存中和又都是可以还原为个体保存和种族繁衍的445
---
> 2 60节446-451
意志的肯定,没有清醒的思辨,一般的意志肯定是保存自我,意志燥热的程度,则是否定其他有碍于自己生命的别人生存,最高的肯定形式,则是性冲动,它再来新生命作为,产生种族的延续
# 1、意志只能在动机上看得出来,犹如眼睛只在光线上表现出视觉能力一样。
# 2、动机站在意志面前,根本就好像是有变化神通的海神普罗托斯一样,永远许以完全的满足,许以解除意志的烦渴,可是如果目的达到了,它立即又出现于另一形态中,又在这一形态中重新推动意志,并且总是按意志的激烈程度和他对于认识两者的关系来推动,而这两者又正是由于那些样品和标本而显出为验知性格的
# 3、人从他的意识开始出现起,就发现自己是在欲求者,并且它的认识和他的意志一般都有着稳定的关系
# 4、他们对此追求有那么些成就,足以保障他们不绝望,又有那么些失败,足以保障他们不限于空虚、无聊及其结果
# 5、穷人或富人都不是享受他们现在的所有,而是享受他们希望通过自己营谋而获得的东西
446
# 6、肯定意志欲求的意外:或者是由于认识不为意志服务而独立,根本只注意世界的本质。从这一认识中,要么是产生了美感上观赏的要求,要么是产生的伦理上克制自己的要求
# 7、大多数人不但不能深思,意志往往炙热到远远超过肯定人身的程度,这是在剧烈的情欲和强烈的激情上看得出的。
个体在意志炽热到这种程度时,就不只是肯定自己的生存而已,而是遇着别人的生存有碍于他的时候,就要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447
# 8、我们把性的满足当做超出个体生命的生命意志之肯定的看法,当做由于性的满足才终于落到个体生命的掌心里的看法,亦即等于当作重新写卖身契文给生命的看法。
448
# 9、性冲动作为坚决的最强烈的生命之肯定还有一个证据,即是说在自然人和动物,这冲动都是生活的最后目的和最高目标
# 10、以生命意志本身为内在本质的自然,也以它全部的力量在鞭策着人和动物去繁殖。在繁殖以后,大自然所求于个体的已达到了它的目的,对于个体的死亡就完全不关心了;因为在它和在生命意志一样,所关心的只是种族的保存个体,对于它是算不得什么的
449
# 11、性器官可说是意志的真正焦点,从而是各脑,认识的代表,也就是和世界的另一面,作为表象的世界相反的另一极
450
---
> 3 &61节 452-456
利己主义,是意志个体化于时空中显现为杂多,而又首先感知作为意志与表象的表出者,然后其他一切作为次要的表象,所以必然要去保存这个体世界存在的条件:自身的存在,从而显现意志自身的矛盾,显现为各阶,各个体的生存争斗。
# 1、因为只有由于时间和空间,也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同类事物的杂多性,才有可能,所以我们曾将时间和空间称为个体化原理
# 2、加之在那些认识者的生物,个体便是认识的主体的负荷者,而认识的主体又是这世界的负荷者,即是说这个体以外的整个自然,从而一切其他个体都只是在这个体的表象中存在
# 3、这世界对于它必然是随它的意识一起消灭的,亦即它的意识消灭时,这世界的存在或不存在,对于它就会是同一个意义而不能加以区别了
# **4、每一个认识着的个体在实际上是,也发现自己是整个的生命意志或这世界自身的本体,而作为表象它又是补足这世界的条件,从而个体是一个小宇宙,要是要和大宇宙等量齐观的**
452
# 5、利己定义的心理由来
# **6、这是因为利己主义,所以有其存在和本质,是在于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或是在于意志,由于它的客体化有个体化原理为形式,因而得以以相同的方式显现于无数个体之中,并且在每一个体中的在两个方面(意志和表象)都是整个地、完整地显现。所以一面是每一个体自己都是作为完整的意志和完整的意象者(或表象的表出之者)而直接被知的,一方面是其余的个体就是次一步只是作为它的表象而被知;因此,对于这一个体,它自己的本质及其保存就是放在所有一切之上**
453
&62 非义之行
# 7、否定自己的身体就是生命意志的否定或取消,所以这样的放弃(色欲)是一种困难的和痛苦的自我克制
# 8、意志既然在无数并列的个体中表出那种本人身体的自我肯定,那么意志在一个个体中凭着万物无不具有的利己主义,就很容易超出这一肯定(并超出很远),直到否定在其他个体中显现的同一意志。
如果这一个个体从显现为别人的身上的意志那里抽走了别人身体的力量,并从而把为别人的意志服务的力量加到他自身的力量之上去,那便是借否定在别人身体中显现的意志,以超出他自身以外而肯定他自己的意志455
非义
---
> 4 &62 456-462
非义的不同表现:暴力,哄骗
法理根据:财产是客体化于该人身体中的意志那里的体力(劳动所得)
# 1、如果财产是别人劳动的果实,那么侵占别人的财产和奴役,别人在本质上就是相同的,两者之间的关系等于单是伤害之余凶杀457
# 2、拿掉别人的财产就是从以客体化于该人身体中的意志那里拿掉这人的体力,以使这份体力为在另一个身体中客体化了的意志服务457
# 3、这样的宣告本身就需要一个法理根据,而不是如康德所认为的,这宣告本身就是一个法理依据458
# 4、非义行为定义
# 5、道德上的非义:
道德的权利:假定了一个由传统习俗所约束的集体假定了国家在道德上有根据的所有权459
# 6、任何谎骗作为谎骗论,都和暴行一样的是非议;因为谎骗作为谎骗论,其目的已经是在于把自己意志的支配权扩充到别的个体的身上去,也就是以否定别人的意志来肯定我的意志,和使用暴力相同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