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八班执教澳大利亚小说家泰格特的《窗》,回顾旧知,抛砖引玉,品读赏析,一切都按课前预设,有步骤的顺利推进。
忽然,张庆哲同学冷不丁提出一个质疑:“老师,我觉得那堵墙一开始是不存在的,靠窗病人看到的许是真的,而后来不靠窗病人去看时就有了一堵墙,他不配看到美丽的风景。这应该是欧.亨利小说的技法。”(泰格特本就是欧.亨利的最佳拥护者和诠释者。)
“虚构!如同上帝给不靠窗的病人设置了一堵墙?”追问。
“是这个意思,老师。”
这个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赞同,大部分孩子七嘴八舌的反驳,其中,本就以口才好著称的宁彤辉犀利反驳:“这既不是虚幻小说,也不是天方夜谭,怎么会凭空冒出一堵墙?”张庆哲依旧据理力争,两大“派系”一时相持不下。怎么会有这样孩子气的想法,从教多年好像还没有人或者没有人敢提出来这个问题,课堂出现了停滞,躁乱,把孩子的想法硬扳过来?似不妥;轻轻带过,也似不妥,该怎样引导孩子,思索,思索……忽然灵机一动,跳出来,站在作者构思的角度去看,顺势引导,这个问题反而会成为理解小说构思的钥匙。
“孩子们,停一下,我们现在有两种小说构思,一种是开始就没有墙,靠窗病人看到的美丽景色都是真的,而在不靠窗病人去看时,作者故意虚构了一堵墙,让他什么也看不到;另一种是墙一直都在,靠窗病人也是仅仅面对着光秃秃的一堵墙,而他完全凭着自己的精心想象,去为不靠窗的病人描述所”看”到的风景,站在作家的角度,哪种构思会更显靠窗人心灵的美好,高尚,“善”?对人物形象更有表现力,大家琢磨琢磨。”
教室暂时安静下来,大家若有所思,个别窃窃私语。
“老师,肯定是第二种更有表现力,面对光秃秃的一堵墙,为了给病友生活的希望,能描述出那么鲜活而丰富的画面,这需要怎样的良苦用心,他是多么善良啊!如果一开始没有那堵墙,他看到的就是真的,这样写也太普通了。”张博琛发表观点,刘嘉琪补充。
“对,两个人都应该面对同一堵墙,正因为两人的心灵不一样,一个美,一个丑,才会看到的不一样,这正好能凸显小说‘扬善讽恶‘的主题。”王乐逸再追加,还有人举手。
“这堵墙就如同一面镜子,他们两个都来照,却照出了心灵的美与丑,对吗?”引导顺势。
“对!”大家附和赞同。
“所以,它一开始就存在似乎对人物更有表现力,可一部分同学特别愿意小说有个神话似的构思,这正是你们内心富有正义感的表现,大家都希望善良的人真的看到生活的美好,也诅咒冷酷自私的人恶有恶报,希望这堵墙是故意用来惩罚不靠窗病人的,对吗?”
微笑,默默点头。
“看来大家都是正义感极强的孩子,这也是大家的美好愿望。可这样写,作品就略显平了,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表现力就会减弱。”
张庆哲也点点头,似乎有所悟。
“但同时,我们并不否定张庆哲等同学的理解,因为他的理解和小说的主题并不矛盾,同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读书的孩子。”
大家纷纷向张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教学得以继续。
课后想想,也只有孩子能们愿意如此天方夜谭的去理解小说!真是应了那句: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还真要感谢善读的孩子,让课堂如此波澜起伏!
语文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完成课堂预设,语文老师更应该在出现意外的课堂生成时,巧妙抓住契机,择式引导,才能化解一次次的“意外”,让课堂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