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初的学习理由常常非常简单,考好了可以得到奖品,可以出去耍,这些具体的目标带来了立即的行动,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这些微小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梦想的起头。给孩子制定一个能摸能闻甚至能尝的小目标,总让孩子努力,却总不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他何来的动力呢?父母必须在接纳孩子目前成绩的前提下,承认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差异,不要攀比。面对孩子的每一次成功与失败,要像最初教孩子说话走路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把制度定的太高,要定在孩子能够够的着的范围之内,再让孩子在成功的良好感觉下轻松愉快地飞翔,否则只能痛苦而缓慢的爬行。让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比夸奖的效果更显著。
小目标如何设定呢?第一,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不要急于求成。第二,如果对孩子的情况把握不准,可以与老师商量一下再做计划。第三,在目标设定时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决定,这样不仅能听取孩子的意见,也能让孩子更有积极性。第四,不能给孩子设定怎么也够不了的目标。第五,强化孩子的目标意识,让这个小目标在孩子心中扎根。第六,给孩子找个竞争者,有个竞争者能极大地鼓舞孩子。同时告诉孩子竞争不要破坏友谊,与竞争对象产生敌意就不对。第七,在目标达成后给予适当的奖励。一旦目标达成,孩子就会从中体会到成就感,这种感觉就会成为他下一次再努力的动力。
化大为小法,说出自己最终的目标,用到极致的方法一点点将最终的大目标变小。比如要考进北大附中需要什么条件?600分!怎么达到600分呢?语文能考多少?数学能考多少?如果需要达成这样的分数又需要怎么做呢?
父母提供给孩子的学习理由常常都太遥远,好好学习你才能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挣大钱。还有父母从反面刺激孩子,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只有捡破烂当乞丐的分。不管是挣大钱还是当乞丐,由于目标都在遥远的将来,很少能引发孩子立即行动。别总说将来,那个目标太远了,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又大又遥远的目标。老板对你说这个星期加班,月底给你1000块,和老板说这个星期加班十年后给你5000块,你觉得哪个加班让你动力更大呢?很简单是前者,所以,父母的目标常常在一开始就遥不可及的话会让孩子看不到希望。要学会不断给孩子希望,希望能够激发一个人内心的动力。
父母要合理定位自己的期望。比如孩子的实际学习成绩在班级处于下游,家长却一定要去要求孩子考前三名对孩子来说就非常困难,孩子再怎么努力也是很难。如果家长一味要求孩子去完成这种不可能达到目标,孩子必然表现出焦虑,自卑甚至恐惧的情绪。会与家长的交流越来越少,对父母失去热情,对学习失去信心,同时对自己也会失去信心。
一点点进步法是激励孩子学习的好方法。首先用一点点进步欣赏法为孩子增加学习动力,给孩子制定一个他能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期限为一周,然后在周末抽时间做一个小测试。也可以白纸黑字化,把孩子的计划目标写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用这种方法提醒孩子比在他们耳边唠叨效果要好的多。还可以考试后把各门功课成绩记录下来分析。
家长常常以为不断地催促提醒就能够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其实并不是如此,如果父母能说到孩子心里一句话就能让孩子充满动力,如果父母说不到孩子心里一句话孩子已经嫌多,千万不要将激励变唠叨。也不是说让妈妈在家不说话,关键看你怎么说,怎么说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情绪上来容易说出一些并不明智的话,其实冷静下来也能意识到自己心里并不是所说的这个意思,但这样的话对家人却非常有杀伤力。当意识到自己特别冲动的时候,立刻从家里出去,在小区里转上几圈,这样回去面对问题时就比较容易冷静了。
把唠叨变成有言在先。和孩子提前协商好放学做完作业可以看不可以看电视?看多久的时间?通过事先先定好的规则让孩子行动。所以父母的唠叨并非父母不可以说,而是说的合宜,说的合适,合适就是在轻松的环境中说,应采取商量的方法,合宜,它是一种有言在先而不是事后补救。
如何记得牢?上完一堂课以后,及时快速的回顾一下这堂课的要点,晚上把当天学的功课的主要内容全部复习一次,第二天把第一天的知识复习一次,第三天把前两天的再复习一次。这就是根据遗忘的规律针对性的温故而知新,也加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且牢固。
事情的成功都来自于科学周密的计划和不懈的努力,学习也一样,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做,这就是计划。在头一天晚上让孩子写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并衡量出事情的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使第二天的学习更有目标性,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有效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类情况的发生。学习计划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从实践上看可以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就是对较长时间里学习的总体规划,如为一年的学习制定的总目标,以及每学期开始时为该学期之间的计划。所谓短期计划就是,对较短时间里学习的安排,如一周学习安排,一日学习安排表,即考前复习阶段时间表等。
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而不是逼迫孩子学习。一个作息时刻表,最大的功效不在于逼迫你将尽量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是帮助你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使你有规律的作息,这就足够了,太过严格会增大心理压力,得不偿失。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们的重要他人对我们的看法。谁是重要他人?就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对一个孩子而言,父母老师,好朋友都是他的重要的人,其中父母更是所有人物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当一个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时,他就会透过父母的眼睛来看他们自己,换句话说,若你觉得孩子是稀世珍宝那他就会看自己为宝贵,若你信任孩子的能力,那孩子就会成为有能力的人,如果你重视孩子的想法,他也同样会重视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你认为孩子真笨,他就会真的很笨,你认为他没有用那他真有可能成为一无所用的人。总之你怎么看待你的孩子,你怎么认识他,他就会怎么看待自己,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