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棵开花的树
母亲的一生都是被选择的。
母亲11岁时,外公因意外去世,外婆改嫁他乡,家里乱成一锅粥,家庭的意外变故使母亲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无法把再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无奈只好辍学在家,与哥哥弟弟们相依为命。由于这场家庭变故,母亲的视力急剧下降,精神状态也每况日下,以至于影响到日常的生活,渐渐地母亲的性格发生较大的改变,变得特别缺乏安全感。
17岁时,经亲戚介绍母亲谈了一个男朋友,在你来我往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母亲并没有意识到她已深深地在心里爱上了这个人,然而这段感情并没有如愿发展成婚姻,因为第三者的插足,母亲无法原谅其身体的背叛,断然分手。后知后觉的母亲虽然知道心里无法忘记这个人,却任她真实的情感随风而去。这段情感经历影响了母亲的一生,她唯一经历的爱情,成为她念念不忘的遗憾。
21岁左右时,经亲戚介绍认识我的父亲,由于母亲的自卑与无价值感,认为自己年纪到了视力不行没人要了,在尚未了解父亲人品如何的情况下,只认识父亲一个月就与其闪婚。这次没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闪婚,彻底改变了母亲的一生,也几乎摧毁了她的一生。
结婚后的日子让母亲失望透顶,她原本可以在认清丈夫的真实面貌后悔婚,却再次因为自身的懦弱自卑与无法释怀的身体障碍选择忍耐,那是一段母亲无法忘却的日子,她所遭受的所有不公平委屈的对待,让她一辈子无法原谅丈夫,原谅自己当初的选择。
一步错,步步错,母亲总是激动地与我说起那段她结婚后几年的苦难日子。无法在父亲那里获得情感的认同与安慰,她心里的孤独与痛苦终有一天郁积成疾,她变得消极抑郁且焦虑,甚至有想过轻生。
孩子的诞生是她活着的所有希望,母亲总是这样跟我和弟弟说。她把所有活着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把不能得到不能释放的爱全部倾注于我们的身上,可是她用错了方式。她明明爱着我们,却总用狠心地责骂与指责,把因生活遭遇的所有不快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倾诉在她的孩子面前,深深地伤害着那么弱小的心灵。
这是一种挟裹着爱的控制,母亲希望她的孩子按照她的意志生活,按照她的喜乐生活,按照她的习惯生活,不能说与她的观点相背的话,不能做碍着她视线的事。在她以爱之名的控制与压抑下,我痛苦地与母亲反抗着,在她无数次狠狠咒骂我以后,我恨她,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远离她。
后来,我真的离开了她,18岁的我只身一人前往省外求学,一年只回家两次,才不管母亲如何度过没有我的日子。
母亲从未真正步入过社会,一直困于家庭之中。我一直无法理解母亲为何总是自怨自艾,为何总在过去的记忆里打转转,难道人不应该往前走吗?这样度过一生难道不后悔不遗憾吗?她到底被什么束缚住她的双脚?
上了大学以后,我接触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常常会想到母亲的经历,也慢慢地理解脆弱却坚强的母亲。母亲悲剧的前半生总是被命运推着往前走,年轻时在婚姻面前没有主动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却听信他人而后悔终生,有了孩子后为了将我们抚养长大不敢主动追求事业而遗憾终生。
因为她的懦弱,她的无价值感,她身体的障碍,她一次次地错过将她的人生转向幸福的可能,她放弃了她自己,却转而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期望从我们身上获得她生存的价值。
很多人说,这是中国式父母的典型特征,为子女而活。在这种普遍的观念下,母亲通过这种卑微却强大的生存信念,顽强坚韧度过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子女终于长大了,那么她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办?
母亲拥有希望她的生活独立自主的意识,即使她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一直受困于身体上的障碍,认为人生也许只能如此了,然而比起身体上的障碍更能阻碍一个人的是心灵上的障碍。
如今即将50岁的母亲仍然焦虑地活着,今年过年回家我发现母亲变了,她变得很少责备我,在父亲面前总是沉默,整个人战战兢兢地,像一个受伤了需要抚慰的小孩。突然间我不恨我的母亲了,我心疼她,从未真正好好活过一天,这一生几乎不曾在婚姻上幸福过。
我特别想告诉我的母亲,你不过度过了你一生的半辈子,我多希望你勇敢一些,为你的余生的命运主动选择一次,你的孩子会无条件地支持你,会牵着你的手扶着你往前走。
如果生活真的是可以如此简单的去选择的话,我真的希望你是快乐幸福的,我的妈妈。
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