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赞美的渴望,都想被“夸一夸”所以为什么之前会流行一个夸夸群,无论做什么,都会被夸奖。这个现象的本质是:我们需要赞美的力量。有了赞美,我们会更努力,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群人分成四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组和受训组。
激励组在每次工作后,无论做得怎样,都会被予以鼓励和表扬。而受训组每次工作结束后,哪怕出现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评、严加训斥。最后实验结果显示,受训组的成绩远远不如激励组的好,而且激励组的成绩不断地上升。
这个实验本质是——对于大人而言,表扬都能使他们的工作越做越好,信心倍增。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所以说,对于孩子的优点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评价、及时表扬,促使他正向前进。但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表扬不能沦为一个操纵孩子的工具,比如说你把这个青菜吃了,我就表扬你不挑食。你好好听我的话,我就表扬你孝顺。你好好考试,我就表扬你努力。这样的话,假如孩子某一天真的发现爸爸妈妈所有的表扬都是带有目的性、都是为了通过表扬来操纵他。他一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在以后成长过程中,当他人对自己赞美时,也会第一时间进行怀疑而并非接受。
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表扬的方法,具体操作为三个步骤:
首先,告诉孩子:他做了什么,这就是描述客观现实。
其次,告诉孩子:为什么他的行为值得人们赞美?他的行为满足了他人什么样的需要?
最后,告诉孩子:我们的心情如何,也就是“描述你的感受”。三步骤用什么样的顺序出现,无所谓。顺序可以不确定,但是要保证步骤完整。
比如说,孩子帮我们捶背。我们可以说:“你帮我捶背,这让我背上的酸痛减轻了很多。我正需要一个人这样帮我。我感觉很欣慰。”这样的赞美比一句简简单单的“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更合适,同时也更让孩子印象深刻,进而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进一步帮你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