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在做父母的路上,我们何曾不是孩童般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是成长,也是修行。
1.噩梦事件
前一阵,团在睡前有时候会说:“妈妈,我睁着眼睛和闭着眼睛的时候总是会做恶梦”有一天,说着说着眼泪扑簌簌的流下来了。我问”什么噩梦?”
“我不想说”
“你相信妈妈吗?你不是说妈妈是你最好的朋友吗?可以告诉妈妈吗?妈妈帮你想办法”
沉默,我接着问:
“是妖怪吗?”
“不是”
“是幼儿园发生的事吗”(其实我内心特别不希望是幼儿园发生了什么)
“嗯”点点头。
“和同学打架了?”
“没有”
“那是老师批评你了?”
沉默。看来是猜对了。
“因为什么事老师批评你了啊?”
后面就是断断续续得到的信息,大致就是在艺术区活动结束后老师让收拾颜料,她还抓紧时间创作了一会,因为她的磨蹭,老师大声吼了她。可能因为当时画的比较专注,老师突然的大吼,让她吓了很大一跳,留下了阴影。
听完原因,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搂着她轻轻的说,不害怕,妈妈在呢。当时的场景实在没什么好办法。团在我怀里睡着了,脸上挂着两行泪,我心里不是滋味。于是私信了微博我很尊敬的一个育儿大V,然而她并没有回复我...(sign)这是后话。
第二天心情平复后,我梳理了一下思路,大致想到了办法: 平时我会借机提她磨蹭的事,然后告诉她这是不好的习惯,老师会因为磨蹭而批评小朋友,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改掉这个毛病,她大致听进去一些。这些是铺垫。然后,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团又说做噩梦的事,还哭着问我妈妈怎么才能不想那些可怕的事情?我说:
“咱们试试擦掉它好吗?你脑子里不是有记录机吗?妈妈帮你用橡皮轻轻的擦掉它,这样就不会再想了”她说好,于是我的手指轻轻的在她额头上摩挲,不一会团就睡着了。
后来,我又告诉她一个办法,我说,”吓一跳”这件事是可以像皮球一样丢出去的,你知道吗?哪天爸爸在书房时候,你悄悄过去吓他一跳,就把你心里那个可怕的吓一跳丢给爸爸,怎么样?”小朋友开心的说,好啊!
我不知道她还会不会再做噩梦,但这两个办法一定让她心里舒服多了。
感谢没有搭理我的大V,让我自己独立思考出了办法,所以,往往那些让你不舒服的,难受的事情,反而是推动你成长的事情,不要惧怕,也不要憎恨,要感激。
2. 莫名的脾气
今天下班回家,团姐在拼乐高,感觉小朋友状态不太好,整个过程心情特别浮躁,稍微一安装不好就发脾气,还带着哭腔。我开始以为是中午在幼儿园没睡好闹瞌睡了,我安抚了一会她还不见有好转,就觉得另有隐情,于是平静的问她:
“妈妈感觉你心情不太好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沉默,我接着问:
“是幼儿园发生的还是放学以后呢?”
“是放学以后”看来还真是让我猜中了。这时奶奶悄悄的告诉我放学时候和小朋友因为她带出去的玩具发生争执了。那个孩子说她小气鬼。于是我接着问她:
“是不是你带出去了你最喜欢的玩具,但是你不想和别人一起玩对吗?”
“嗯”
“妈妈觉得你并没有做错什么,这个玩具是你的,你可以决定是自己玩还是分享,小朋友不应该那么说你。不过有个事你得明白,把玩具带出去就有可能别的小朋友喜欢你的玩具想和你一起玩,所以呢妈妈有个小建议,如果这个玩具你可以接受和别人一起玩,做好了心理准备,那你就带出去玩。如果这个玩具你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分享给别人,那我们就不带出去了好吗?等你心里做好准备了我们再带出去。你想想,如果别的小朋友拿着一个你很喜欢的玩具,你想玩到她就是不给你,你是不是也挺伤心的?
“嗯”她点点头,表示认可,“妈妈,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如果我想要回来的时候我可以跟他说我要回家了,你可以还给我吗?”
“这个主意很不错啊”
听着我赞扬,脸上开始有笑容了。我接着问她:
“是不是感觉心里舒服多了,不那么生气了?”
“嗯!”小朋友开心的点点头。
分析下这件事,她从外面回来后心情应该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不想分享,一方面因为我们大人平时的教育她又会觉得不分享是不对的,特别还被其他孩子说小气鬼。那种很复杂的情绪,生气,委屈,又有点羞愧,这种复杂的情绪孩子很难处理,她唯一的释放方式就是发脾气。作为家长,真的不能粗暴对待,要找到背后的原因帮孩子疏导。疏导的过程:
1. 先理解她,平复她的情绪,当孩子认为你理解她时候才会愿意多跟你讲.
2.帮助她积极的寻找她可以接受的办法.
3.引导她共情,共情是情商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是有句话说么,情商高的人就是有能力让别人和自己都很舒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