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小店吃早餐的时候,突然觉得过去的许多年就像是一场梦境,那么不真实,却又实实在在的发生过,闲暇空余挑选一部分故事情节写下来,也算对这段最富戏剧性的离奇青春一个交代。
2014年夏六月,在确定好买车的时候,我选择了车贷,因为车款不是自己出的,不好意思花别人的钱,即使是家人。于是对选择哪个银行办理车贷这回事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咨询,不曾想过一两年之后的金融市场变的及其便捷,当时费事的原因是我在单位还是临时工。
刚好在那个月里,马路的侧面新开了一家地方银行,我们领导竟然同意把每个月发两次的工资,一个基本工资和奖金各发一次,把奖金的一项代发交给了这家银行,于是我们大家又多了一张薪金卡。
为了办理车贷的需要,便去这家银行打印流水资料,随口问起柜员,你们这能办车贷吗?答曰暂时不能。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时候我在看人的时候,尽量是眼睛看着别人,心里却如同黑白画面一样什么都没有,像是刻意不给自己的心里留下任何事物的存在。
我只是想安静的呆着,不想认识其他人,也不想再走进别人的心里。
至此历时三四个月以后到了十一假期,某日又去该行办业务,一柜员说你认识一个叫某某的人吗,我说不认识。她笑着说我以为你是我一个初中同学。在这一瞬间的光景,我抬头用心看了她一眼,这个姑娘很会说话,使人心生好感,还可以。我应该和她认识一下,以便在这孤寂的小城,增添一丝新意。
在她办好我的小业务结束的时候,我说,可不可以把你的微信给我。她轻轻的笑着不说话,却拿起便纸写下了她的手机号。微微一笑挥挥手走了,再无多言。更多的只是内心的忐忑不安,小喜悦,小纠结。
前不久兼职了一个县里区域性的标致车销售,去朋友的朋友家里给他介绍那款车的相关优惠。
不曾想,到他家里忙完以后去找那张小便签,我的天,翻遍车里每一个角落也没有,打电话到刚去过的客户家里,也是没有。我在想,怎么会这么倒霉,这么厚脸皮的事让我再去一次真是太难为情了,又在想如果不去,又很没有礼貌和诚意结识,难道我再厚着脸皮去给她要一次,再三考虑,还是决定鼓起勇气再要一次。
到银行门口一侧停下来,刚下车走了两步,觉得腿部有东西,摸了一下,原来裤子口袋漏了一个小洞,纸条掉在裤子里了。心里一千只草泥马狂奔,憋足了勇气差点跨进银行大门的一瞬间扭头就走。
转身到了对街小店点餐的空隙,加了这个微信,昵称便是她的名字,我记不得从何时起,把她有关的联络方式一律改成了石小姐。
就像这个昵称一样,亲近和疏远并存,冷漠与温柔俱在,彷佛带着一丝怨意,让我去这样称呼她。
没一会她便验证通过,我说,真是不好意思,这么晚才添加你的号,刚才差点弄丢了你给的东西。她说了一句话,那一刻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甚至质疑自己是不是要掉坑里了——刚才我还在想你如果是弄丢了我给你的号码,就绝对不会再给你第二次,自己谢天谢地去吧。
这可能是我们除了业务往来听她说的最真切的一句话,和工作时耐心细心微笑对待他人简直判若两人,好像我又很理解她的小傲娇,一个与众不同的品格,这种骨子里透出的某种东西又和我相近。
如果说你有多喜欢自己,同样你也会有多讨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