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穷查理宝典》 第二期
今日视觉解读:关于选择
↓
泰德·威廉姆斯(美国职业棒球球员和经理),是过去70年来惟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运动员。是两次美国联盟最有价值球员(MVP)得主,带领球队,联赛中击球六次,两次赢得了三冠王。
在《击球的科学》中,他阐述了他的技巧。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为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查理·芒格在进行投资时,也用这个策略,他说: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作为一个证券投资者,你可以一直观察各种企业的证券价格,把它们当成一些格子。在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看着就好了。
每隔一段时间,你将会发现一个速度很慢、线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时你就全力出击。
这样呢,不管你的天分如何,你都能极大地提高你的上垒率。许多投资者的共同问题是他们挥棒太过频繁。
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受“机构行为铁律”所驱使的专业投资者,他们都有这种倾向;这种“机构行为铁律”的某一变种也是让我离开同时做长线和短线投资的对冲基金的原因。然而,另外一个与挥棒太过频繁相对立的问题也同样有害于长期的结果:
你发现一个“好球”,却无法用全部的资本去出击。
查理芒格是做投资的,选择什么公司,什么股票非常重要,其实,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投资。投资人是投的金钱,我们普通人投资的是我们的时间以及机会成本。
做投资的企业家,每一次投资都有一个结果评估的标准,就是股票的涨跌,是可视化的;而我们普通人做的每次投资(选择),却不能快速的量化结果,有些选择的影响可能是在若干年后才凸显出来,以至于我们对于选择的力量毫无感觉!
品读查理·芒格的投资智慧,也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做出更好的选择:
有些选择纵使没那么好,但也不会带给我们很大的伤害。花那么多心思在选择本身上有必要吗?
选择最大的成本在于时间 ,人生几十年,是有终点的。
沃伦·巴菲特有个很形象的比喻,他在商学院上课时,他说:“我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这张卡片上有20格,所以你只能有20次打卡的机会——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
“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你将会真正地慎重的考虑你做的事情,你将不得不花大笔资金在你真正想投资的项目上。这样你的表现将会好得多!”
每个人的一生中,真正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不多。决定我们人生的最关键的那几个选择:读什么高中、读什么大学、交什么朋友、和谁结婚、入什么行业、找什么工作、换什么工作···就好像考勤卡上的格子,可能只有大概十格左右,这代表一生中所拥有的选择次数,当把卡打完后,就再也不能进行选择了,因为那时的我们可能人生也已走到尽头。
看看你手中的考勤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