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的基本概念与生成

      一、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和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成的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之一

精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

中医学对于人体之精的认识,既受到中国古代精气学说的深刻影响,也源于对人类生殖繁衍和人体吸收水谷精微的生命活动过程的观察,而与古代哲学范畴的精有本质的不同

人体之精的含义,有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之分,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精髓等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所有精微物质,即生命物质

如(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狭义之精,指肾所藏之精,又称肾精,是促进生殖和人体生长发育、化生人体某些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从精的来源上看,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不同;从功能上看又有水谷之精之别,就部位而言,凡是通过脏腑功能所化生、贮藏于脏腑之中的轻微物质又称脏腑之精

二、精的生成

人身之精,根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就精生成的物质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藏于肾,是人体“精”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产生,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由脾转输至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以维持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其中包括充实肾所藏之精

因此,肾是人体之精的主要贮藏场所,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俯之精而藏之”

总之,人体之精的来源,是以先天之精为本,主要藏于肾,是构成生命的原始物质

人出生后,先天之精不断为后天之精的形成提供资助,而后天之精不断充实肾所藏的先天之精,以维持其活力,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形成“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的匮乏,均可形成精虚不足的病理变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