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开电脑,思考着要写什么内容,突然想到昨天听的书觉得不错,可以作为主题,但再次想想又觉得好像不够深入。于是大脑又转向昨天和朋友的谈话内容给我的启发,觉得内容太少不足以支撑。
于是大脑又转向昨天听的课程,觉得好像又过于专业…瞬间几个不同的主题内容在大脑中转化,感觉有很多东西都想要去写,但是又陷入选择中,于是在这些话题交替转换选择中时间一点点溜走,以至于原本计划写作的时间段内没能如期完成,比正常多花了一个小时时间,后面的事情也相应往后延迟了。
过后回看这个事情,有了2个思考:
第一:这表面上看似一个超级微小到忽略不计的大脑活动,但深入其中,其实反馈的是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也就是选择性犹豫纠结症。
回想很久之前曾经的自己,这样的思维习惯更是严重的不行。比如上街买东西,在挑选物件总是一个超级难的过程,想想如果我是曾经店面营业员遇这样的顾客,肯定超级无语。但是那个时候自己压根儿没有意识到,还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
后来慢慢工作遇到事情多了些,有朋友就开始给我反馈,我才逐渐意识到这点,然后开始有意识的去调整。到后面上街前罗列好单子,直奔相关店面,找到相应东西,拿起-付款-走人,这个特别给自己规定了时间,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为我省下了不少时间,可以做好多其他事情。
而当我昨天在文章选题的事情,让我突然发现,原先的思维习惯并没有彻底的改变,思考背后的原因就是太过于追求完美,都希望时做好得呈现,但实际中总会有美中不足的时候。当更多去接受这些不完美时,其中本身就是一种完美的生活常态。
第二点:就是提前的习惯。想想如果我前一天把主题内容准备好就不会在第二天早上黄金的写作宝贵时间里纠结犹豫,而是直接直奔主题。
而这个习惯一直在调整中,看似一个简单很小的习惯却是花了很长时间,由此可知、改变是有多么的有调整,况且是自己本身,如果是别人更是挑战,因为别人你更不能掌控。所以在平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多么得重要,因为一旦养成了坏习惯,不仅会瞬间崩塌,影响正常,后续更是难以维持。
而好习惯是延迟性的满足,坏习惯是即时行的满足。延迟满足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当下问题,也更能从中有所真正提升进步。这方面还是不足,还得修正。前行路上,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