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杨善雅,选择了张淑娟老师的《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这门课,而在这儿与大家相遇~
张老师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原则,我也还在摸索和学习中,和大家交流,启发彼此的变化和进步,欢迎大家指正。
以下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四条原则:
1.问题驱动,把自己作为方法(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
也呼应了张老师对于这门课的定位,不是来学知识,是来解决问题的,或者说知识也许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能解决你自己的问题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个人读书就是问题驱动为主,比如我觉得中学教育完全没有教会我的东西,我想从书里找到答案,看看别人是怎么思考的。
我想知道怎么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大学教育是怎么一回事,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这个社会是怎样一回事,每个学科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为什么这个在国外如此流行的概念在中国却不是很受重视)等等等等。
带着问题去思考是非常有益于输入的。通过不断的发问、思考再解答,可以一步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
使输入变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输出,可以是写笔记、写文章,也可以是给别人讲你读过的书。
我组建了一个小社群。上周六办了一场读书圆桌会,和大家酣畅淋漓地聊了一上午。
有各种各样的书作为介质,很多意料之外的话题得以展开和延伸,读书是让自己和有经验/智慧的作者对话,而与身边的人交流会更容易对比出我们学生各自问题的不同与共性,非常有助于以人为镜反思自我。
从自己为出发,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不仅会帮助你的成长和进步,而且随着你读的书越来越多,你读过的书也会标记下你的成长轨迹。为了附庸风雅而读书和带着要为我所用的观点去读书差别就在这里。
2.读经典
当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好书几辈子都读不完,更不用说书籍的总数在不停地增加,你就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注意力有限,时间有限,要花在值得的书上。读公认的好书,也就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不过时的书证明它的内容经久不衰,各种时代下的人都可以从中学习到东西。
3.不要给自己压力和负担(轻松阅读,别当成个苦差事)
是经典就适合你吗?未必。别人都说好的书,对你来说就适用吗?也不一定。我认为,每个人品味不同,读书志趣不同,不用以一个所谓的读书标准来约束自己。
《百年孤独》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读不进去也没关系,也许是时候未到,也许是没缘分;想要读一些比较艰深的书,读不懂强行读导致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从而被劝退读书,我觉得是非常没有必要的。
比如说,如果你想入门哲学,没必要先去读硬核专业书籍,从哲学家传记,甚至是哲学类纪录片入手也是很好的选择。
上面提到的第一个原则是为我所用,也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有一种理解就是,读书本来就不是为了取悦别人的事情,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开心怎么来。这种心态还是比较重要的。(当然这就比较高阶了,与怕困难不愿意主动思考还是有区别的)
4.尽情在书上写笔记
张老师也提到过,要在书上记笔记。可能有人比较爱书,不愿意乱涂乱画。
但是!与其让自己的思绪飘飞,不如留存痕迹打个卡,就像发弹幕一样。好书值得反复读,让同一本书上飘着自己不同时期阅读留下的弹幕,有助于回顾进步。也可以联系到上次课讲的感知到自己的渐变和进步心存希望,虽然你可能现在写下傻乎乎的观点和评价,但有对比更能感知到变化和成长。
补充:
衍生出的几个问题,那么什么是经典?书读不完,经典也读不完,怎么选择呢?各种类型的书的阅读方法有什么区别呢?阅读方式有哪些类型?我觉得我在这里一时半会肯定讲清楚,在这里推荐一部书,书名叫《如何阅读一本书》,书后有经典读物附录,而且好书之间也会互相链接的,一本好书也会给你好的指引。其他问题也都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
这本书大家读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难啃,当然我读这本书也花了不少时间,不过我津津有味地读完了整本书,不停地被惊叹,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完整性真的很让我很佩服。
从老师推荐的《超越感觉》这本书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而我觉得好的实用性理论作品,从它本身的说理中,也可以增加自己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