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其,指自己。]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蘇轍《論語拾遺》:“仁者無所不愛。人之至於無所不愛也,其蔽盡矣。有蔽者必有所愛,有所不愛;無蔽者無所不愛也。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以其無蔽也。夫然猶有惡也?無所不愛,則無所惡也。故曰:‘茍志於仁矣,無惡也。’其於不仁也,哀之而已。”]
[《韓詩外傳》:“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貢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異,問於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蠻貊之言也;賜之所持,朋友之言也;回之所持,親屬之言也。’”]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17.24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楊氏曰:「仁者無不愛,則君子疑若無惡矣。子貢之有是心也,故問焉以質其是非。」侯氏曰:「聖賢之所惡如此,所謂唯仁者能惡人也。」]
【19.20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此“惡”者,正所謂“反求諸己”也。]
【19.3 子張曰:「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2.22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12.10 子曰:「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如仁者愛人,而具如此之惡,則是攻乎異端,意、必、固、我之為害也,是不仁也。所謂愛人,即是挈矩之道,推己及人,忠恕之道。蘇轍所謂:“其於不仁也,哀之而已。”抑豈哀之而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15.21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6.30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4.1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7.15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12.2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15.2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3.19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12.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康有為先生有《論語注》,解釋“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時如是說:“人懷陰陽之性,即有好惡之情,但慮好惡誤施耳。夫人道有二,惟仁與不仁盡之;好惡有宜,亦惟好仁、惡不仁盡之。好之至者,如嗜好之癖,舉天下之物,無足比此者,乃為真好;惡之至者,如質氣相反,雖絲毫之近不能忍受,乃為真惡。好仁惡不仁亦如此。”
若此好仁者有如此不忍之情,則形同小人也。好仁者惡不仁者,則是求仁于外,未能反求諸己,而大失求仁之正道,而幾入邪道矣。康先生此解恰合當下戾氣之盛,難成正說,明矣。]
好仁者,無以尚之;
【15.35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楊樹達《論語疏證》說:“‘好仁者’,即是安仁也。”无仁则无人。水火虽养人,或时害人;仁则养人而成人。但人或怀至宝而不觉,于身外之水火尚不惜力,於仁反不用心用力显发,惑哉!惜哉!]
【20.2 子曰:「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7.15 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6.23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7.6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自強不息之次第也。]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楊樹達《論語疏證》說:“‘惡不仁者’或是利仁,強仁。”此說牽強。子曰“知者利仁”,此“惡不仁者”心懷不忍之忿,難說是為智者。利仁者非瞋忿不忍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而已,應見不仁而能怵惕自省,盡己用力於仁,亦推己及人。此“惡不仁者”或是“色取仁而行違”者,心外求仁者,如是則本具之仁難為顯發矣。可結合本章下句(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之義體會之。]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語帶呵責,以此“惡不仁者”“為仁”而向外求諸人,卻不能“一日用其力於仁”。求仁由己,豈可外求歟?又,仁者無所不愛,無所惡,故能無蔽;仁者愛人,故能好人,能惡人,又何所惡耶?]
[《探玄記》卷第二十八云:“不積集惡,未必修善。”正明應致力於為己修善,豈可以不積集惡為足也!]
[《注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生曰:……將明(自以為)惡必致好,乃反違其意矣。”正同此義也。]
[《微子》篇“子路從而后見丈人”章云:“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隱者欲潔其身而以不使不仁者加乎己身以求之,但未有一日用其力於仁,不抑亂大倫之無義者乎?明哲保身,反欲以“惡不仁,,使不仁者不加乎其身”致之,此悖仁者反求諸己,忠恕一貫之大義,不抑為惑之甚也歟!子曰:“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伯夷)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3]焉。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執惡而惡惡,君子不為也;無惡而惡惡,君子所為也。伯夷不念舊惡,未必心陷惡心。孟子於此明仁者誠心於仁則無惡也,權以伯夷不屑受命之隘以例君子惡污、惡不仁之偏為不可行。]
【5.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8.10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朱熹《四書章句集解》:惡不仁之人而使之無所容,則必致亂。][《論語註疏》:包曰:「疾惡太甚,亦使其為亂。」]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4.1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程子曰:若但制而不行,則是未有拔去病根之意,而容其潛藏隱伏於胸中也。豈克己求仁之謂哉?]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6.11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5.12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詳見此章之索引及批點文字。]
【5.19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6.30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7.29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挈己以進,與其挈也,不保其往也。」】
【14.24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15.21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小人求諸人,而又求全責備。]
【3.21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能一日用其力於仁者,即是能一日用其力於克己復禮也。為仁由己,豈由人乎!]
【14.42 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竭力修己為本,導人之善為用,因體能起大用,巍巍乎蕩蕩乎,其大無極也哉!]
【6.12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9.6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4],仁在其中矣。」】
[《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程子曰:「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篤則不能力行。切問近思在己者,則仁在其中矣。」]
[匡亞明先生在《孔子評傳‧仁的哲學思想》中說:“仁則是人的本質,是修己、愛人的內在自覺性。只有外在約束,而無內在自覺,則人的行為完全成為強制的結果,失去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仁是內在自覺的力量,此言恰當。]
[《為政》2.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此中之“民免而無恥”與本章中之“惡不仁者,其為仁也,不使不仁加乎己身”可互為註解。不使不仁者加乎己身,此可使人免乎不仁,卻未必可使人為仁。此中大義,於“免乎不仁而無恥”之世相尤為切近,不可不辨也。]
[1]此章之譯文,“百度知道”中有切近本義者,抄錄如下:“我沒有見過真正追求仁的人(去)厭惡不仁德的人、事的。真正追求仁者,是最好的了。(而那些說著好仁)卻厭惡不仁的人,他們追求仁啊,只是不讓不仁的東西接近、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都只注重外在形式)。(他們中真的)有能花一整天的時間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在追求、踐行人上面嗎?(答案當然是沒有。那麼原因是他們力量不足嗎?)我沒有見過(因為)力量不足才不能這樣做的。可能有吧,但我沒有見過。(這是一句嘲諷,言下之意,那些“惡不仁者”真正不這麼做的原因是沒有在思想本質上真正地追求仁)。”
惡不仁者,譬如站在道德高地指責、批判不良之人、事者,卻從不因此反觀內省,致力於自我之修養功夫。此類“惡不仁者”多徒逞口舌之利,情緒發洩,或炫己非他,貢高我慢,於己於社會較少建設之功,卻多蠱惑對立之弊。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2]此處各本多有標點,不取。
[3]měi 沾污;玷污。
[4] 程子曰:「近思者,以類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