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给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身穿道袍、手执拂尘、头束发髻的形象,那么在严格执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清朝,道士是否也要剃发呢?
众所周知,满清入关后为了便于统治,施行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比如著名的“清初六大弊政”: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逃人法、禁关令以及屠城。其中剃发令直接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在推行初期也收到了大规模的抵制,甚至因此还引起了“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等大规模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
但是即便在如此严苛的“剃发令”面前,也有少部分人可“合法”留发,这是因为清朝在移风易俗方面还有“十从十不从”的默认规则:
一、"男从女不从":男人必须剃发,女人不用,也不用学旗人女性的发髻样式;
二、"生从死不从":活的时候必须穿旗人服饰,死后入殓的时候可以穿明代服饰;
三、"阳从阴不从":做佛事超度等“阴间事”时,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习俗办理,可不从旗人习俗;
四、"官从隶不从":通过科举考上朝廷官员的,必须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下面干活的隶役依旧是明朝的"红黑帽"打扮。
五、"老从少不从":小孩可以任意留各种发型,成年之后则必须剃发;
六、"儒从释道不从":参加科考的儒生必须剃发留辫,遁入空门的和尚、道士则可以保持原来的发式、服装;
七、"娼从优伶不从":青楼女子必须穿旗人服饰(因为是常服),戏子在台上可以穿前朝的衣服演戏;
八、"仕宦从婚姻不从":结婚的时候,男人必须穿旗人服饰,而女子则可以穿前朝服饰,即"凤冠霞帔";
九、"国号从官号不从":改朝换代,明朝改清朝,但官号照抄明代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
十、"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纳税、服役需要按照新的清朝规矩来,语言文字无需改变,毕竟那时要让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汉人都学成一门外语基本是无法实现的,何况满文本身就是不成熟的文字。
从上面的“十从十不从”中的第六条可以看出,道士已经遁入空门,不仅可以不剃发,还可以穿前朝的服装。所以自清朝以后,汉族传统服饰也基本成了道士的“制服”,在后来反而在普通老百姓中显得格格不入了。
——作者 仓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