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开头,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巴尔孔克、福楼拜两人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他们拿笔写作时,常常像着魔似的,甚至能够达到对他们在书中塑造的人们达到产生幻觉的地步。
有一次,一个朋友去拜访巴尔扎克。这位朋友敲门时,听见巴尔扎克正在与人激烈争吵:“你这恶棍,这一定要给你点厉害!”他的朋友急心推门进去一看,原来巴尔扎克正在与他作品中的人物在吵架。甚至有次,巴尔扎克突然走到在他家作客的朋友面前,激动地痛斥说:“你,你,使这个不幸的少女自杀了!”那位朋友惊惶失措,莫名其妙地张大嘴巴望着他。原来巴尔扎克所说的少女,是他正在创作中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欧也妮。
福楼拜也有同样的情况。一次福楼拜的朋友去看望他。只见福楼拜坐在地板上痛哭,泪如雨下,真是悲痛欲绝。朋友用手使劲地摇摇他的肩膀,问他为何这样伤心?
福楼拜悲痛地回答说:“包法利夫人死了!”“哪个包法利夫人?”朋友不解地问。福楼拜痛苦地指着桌上一大卷稿纸说:“那就是我的包法利夫人呀!”他的朋友明白了原来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死了。就对他说:“何必伤心呢?你不愿她死,把她写活嘛!”福楼拜哀伤地说:“写到这里,她非死不可,她没法再活了!”
正是因为他们的总是专心致志从事于一件事情、正是因为他们对创作完善的执着追求和刻意塑造人物形象的痴迷,他们的作品,所以能誉满全球。
古人云:“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但真正能成大事者,有几人无一技之长、无专心致志之品质。
但是现在的我们很多人都缺乏这一品质,根本做不到专心致志于一件事。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我们有比前人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多的选择余地、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 有人说那是以前,他们不会向我们一样面对众多的诱惑。所以能够像大国工匠一样,仔细琢磨自身以及其作品。
那我们面对的诱惑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结构模式:从传统的产业模式到今天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获得用户的注意力及时间。
2、现在,我们拥有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
以前,要认知一个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联的人很难,因为你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而现在,我们可以时时刻刻从手机、电脑、IPAD上获取这些信息。
3、物质的发展远远超于思想的发展,引起整个时代的焦虑。
现在,很多的商家为了获取关注,大放噱头。当我们日常接触的是00后月入十万、90后已经当上总裁这些信息后,会不由自主对比自己的成就,当我们的成就微不足道时,我们就会越焦虑、一旦焦虑,就越难集中注意力、越难专注于一件事上。
4、同时,有很多畅销书还有鼓励我们好好的利用我们身边的碎片时间或者好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
书中会告诉我们:在我们一天的工作中就会存在很多的碎片时间,好好利用这些时间能够让我们精进,而有效的管理时间也会让我们更合理的利用时间,这些本来是没有错的。
然而这些全部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必须拥有思考、判别能力。当你不具备这两项能力时 ,这些好好利用碎片化时间以及管理自己的时间的话对你就是砒霜,只有危害而没有益处。当你一味追求碎片化时间时,你已经丧失了对主体时间的利用。然而想要达到行业的一定高度,你就必须拥有专注力。你现在还记得成为一个行业专家的一万小时定律吗?
那专注力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可以将我们的大脑比喻成一个水瓶,我们想要填满它,可以做什么?首先我们可以在瓶中装满小石块,此时瓶中还有缝隙,我们向瓶中倒入细沙,最后灌满水。在这时,瓶子的填充工作就完成了。专注力就像瓶中的石块一样,是我们脑中的主要部分,而碎片化时间就是细沙、水,当你没有思考、判别能力时,细沙、水终究无法成型。
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拥有自己的专注力?
首先,接受自己正在或已经丧失专注力的自己。逐渐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可以从自己最爱的事情入手。如果你热爱写作,那就每天抽出一定量的时间写出自己的思绪、或者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并分门别类;如果你热爱阅读,那就拿出你看小说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去读读那些名著······同时,不要急于求成,我们要在时间上放慢战线,不要渴求一日、一周就能成功,有时,慢亦是快。除此之外,多关注“我”、关注内在的自己,而不是外界的风吹草动:谁谁谁怎么样,或者邻居的家长里短·····
我们无法做到一日成功,但我们可以享受追求自我这一路上的鲜花与荆棘!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夜深人静时看见自我;
更希望每个人在人潮喧嚣中看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