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知识形成组块,促进发散思维的作用。

 《学习之道》里说,如果你能将脑中存储的大量概念和方法都内化为组块模型,那么发散模式的轻声耳语就会为你指出通往正确答案的路径,而且发散模式还能用新方式连接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块,帮你解决不同以往的难题。

    看到这里我对于自己的发散思维很少甚至没有帮我解决过难题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原来我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更没有将这些概念形成自己的知识组块。所以发散思维就没有用武之地啦。

    那么怎么建立知识组块呢?书上提到了三个步骤:

1、专注:把注意力集中到要学习的知识上,这对于我和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困难的。因为来自外在的干扰和内在的唠叨随时都会倾袭我们的注意力。

      所以我认为让注意力保持集中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刻意练习:

    a、设置比较短的学习知识时段;

    b、关掉外界干扰(比如手机关机、去安静的地方);

     c、将内心的唠叨写在纸上,经常练习冥想。

2、理解概念:要建立知识组块,必须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链接组合。

    如何能够很好的理解知识点呢?每天学习一些知识点(不要贪多),并且及时复习。具体做法可以是学习了一个知识点,盖上书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概括)刚刚学习到的内容,翻开书本,对照自己的复述和书上的差别,及时纠正。

   3、不断练习:学习了新的知识点,复述、自我测试,不断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反馈修正。通过练习把原来陌生的概念慢慢变熟悉,并且很好的跟原有的知识组合在一起,将脑海里的知识组块牢牢印在大脑中。

     通过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点,不断自我测试,反馈修正,最终可以建立相关知识点的知识组块,为发散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