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收拾好一切,坐在电脑桌前,从8点到12点,我都在烦恼,今天到底该写什么。
然而说是思考,却完全聚焦不起来。一会儿看看手机,刷刷朋友圈,逛逛淘宝,吃吃水果。一圈下来,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一转眼又到了11点。心里还是满满的后悔,感觉自己浪费了大把光阴,却又无能为力。
面对一头乱麻的自己,实在想不出来应该写什么主题,便干脆把这纠结的过程写出来,也算是帮自己梳理梳理。
缺乏素材归根究底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输入太少,思考太少。
输入的方式可以有很多:
- 阅读
- 听音频
- 看电影
- 参加活动和人交流
- 自己实践(烹饪,搭配,整理)
在输入不够的情况下,自然很难找到能够让自己有勇气动笔写作的主题。而目前对我来说,最高效的输入方法就是阅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包括整理(这个专题书籍已经读完并整理输出),用户运营,文案,写作,心理学这几个方面,然后找到每个方向相关的书籍广泛阅读,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分享输出。
这样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定好方向和计划后,心里便平静多了,也没有那么烦躁了。想起学生时代的自己 ,每每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最好的开解方法就是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心情。一旦写出来,所有的烦恼也随着字迹离开了自己。
落笔的那刻,你会相信,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前一篇文章:秋季衣物整理指南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3/365,每一天都是限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