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热播美剧《犯罪心理》,呈现的是一群心理侧写师帮助侦探破案的故事。这群心理侧写师是隶属于FBI的探员,是一支特别行动小组成员。每当有疑难案件发生的时候,他们就去伸出援手,通过对犯罪人员的心理行为分析,做出画像,指导前线侦探人员有针对性地排查抓捕。
在中国,同样有心理学家帮助警员破案,他们被称为“读心师”。
中国有句老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而做一名读心师,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实际的刑事案件侦破中,读心师的作用不可小觑,往往能起到导向功能,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向林的作品集《读心师》,就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在实际破案的过程中,读心师所起的巨大作用。
书中的读心师是兼具天才与疯子气质的心理学家沈跃。他介入的一个案子十分离奇。一位女医生在日本进行学术交流期间,过马路时出车祸去世。但同行的另一位男医生却投案自首,坚称是自己掐死了女医生。
沈跃在和男医生沟通交流期间,通过微表情分析,犯罪心理画像,催眠术以及情景模拟等方法,发现男医生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被那名女医生深度催眠。可怕的是,他的催眠还有一个触发密码,他妻子因为触发了密码,被催眠状态下的医生真正掐死。
拨开一层迷雾,又现出新的谜题。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沈跃找到了女医生给男医生催眠的真相---她想抹去他的一段记忆,一段她想拉拢他一起合作某个项目却被拒绝的记忆。
到底是什么让女医生这么害怕泄露,甚至要强行抹去别人的记忆呢?最终,这件离奇的案子追溯到了一件恐怖大案。原来,女医生在和另一位医学专家合作,利用代孕母亲的新生婴儿,做器官移植试验…
在一路追踪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暴露出自己暗藏的小秘密和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儒雅的教授院长和下属的暧昧,漂亮的女医生暗藏野心,知性的医学的专家罔顾医学伦理,认为牺牲少数人而挽救更多的人是值得的,即使牺牲的是刚刚出生的婴儿……
读心,其实读的是人性!而人性,往往不堪琢磨。
教授院长的妻子长年卧病在床,教授不肯抛弃她。可众人口中的好丈夫也剥夺了他做为一名正常男人的需求。为了两下兼顾,他暗中和女下属交易。教授,教授妻子,中间牵线的人,女下属…交易中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每个人又装作一无所知。
女医生小时候发现爸爸的外遇,更知悉父母重男轻女。她不信任男人,更想通过做出比男人更厉害的成就来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心中的恨和恶引领她走上歧途。
而外表温婉,知识渊博的医学专家,认为自己是在攻克医学难题,创造医学又一高峰,丝毫不考虑自己所用的手段有多么残忍。她用自己畸形的热爱为自己行凶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在名利,金钱,欲望面前,每个人都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在生活。人性,真的不能直视!
那些在心理学家面前的人,无论多么老辣,多么会隐藏内心,终是会被揪出蛛丝马迹。那些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为自己的恶行找借口的人,终会被拉进阳光下曝光。这就是所谓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吧!
而另一件案子里的“蝴蝶效应”,更是惊人。一例因讨债引发的激情杀人案看似并无疑点,但沈跃还是发现,罪犯的触发点似乎是看到一对夫妻在当街吵架。在和那位丈夫的沟通中,沈跃敏锐地发现他涉毒。再追究吵架根由,挖掘出男人的亲戚,一位县文管所所长暗中倒卖文物,然后,牵涉出了背后更大的文物案件,这一罪行竟然已经有十年之久…
最终的国际文物倒卖案件罪犯非常狡猾,善于女扮男装。不同的面目骗了众人多年。一番斗智斗勇,终于被沈跃抓住了弱点归案。
有首西方民谣这样说道:丢失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说的其实就是蝴蝶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一个士兵的心理受到影响,结果这种心理逐步朝着坏的方向扩散,最终左右到了一个帝国存亡的过程。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也是可能相互感染的,而一旦这种心理感染的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谁也无法预料它最终的走向与结果是什么。
每个人看似是独立的个体,其实彼此之间都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不知什么时候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会在什么地方引起一场风暴。就像那起惊天文物倒卖案件,谁也想不到触发的源头竟然会是一场夫妻吵架。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人和魔的界限,仅在一念之间。看着读心师如何看破心魔,抓住魔鬼,真有点儿惊心动魄的感觉。但也用不着对人性绝望,因为它一向如此。更多了解人性,反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免成魔!
从《读心师》中剖析的人性之恶,学习如何远离心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