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曾言:“别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若你自身充实、快乐,具备责任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孩子自会模仿你。父母才是教育的起点,正人先正己。
若你希望孩子远离手机,自己却沉迷于抖音、快手,或购物、闲逛;若你期望孩子热爱阅读,自己却对书本不感兴趣,只对手机感兴趣,那又怎能说服孩子呢?”
董宇辉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若家长不能自律,又怎能要求孩子自律呢?教育的真谛在于身教胜于言传。当你真正做到身教时,无需多言,孩子自会明白。”
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往往源于父母自身。若只是一味地干涉和强求孩子,而自己却未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又怎能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呢?
“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人生,他们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过多的操心并不总是有益的,适时放手,让他们自由成长,才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应避免对孩子大呼小叫或施以暴力,而应要求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若我们自己都无法控制情绪,又怎能期望孩子做到呢?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自由成长,让他们自己吃饭、学习、思考,自己动手、选择、总结。当他们长大后,我们应减少干涉,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自由探索、尝试和成长。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断成长、进步,清除内心的戾气和烦恼,保持平和、淡定的心态。当我们内心强大、充满智慧时,孩子自然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走向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