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取谬误
以下哪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A:琳达是银行出纳员。
B:琳达是银行出纳员,她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你的答案是什么?
85%~90%的主要大学本科生选择了与逻辑相悖的第二项。
人们判断两个合取事件(本例是银行出纳员和女权主义者)比单一事件(银行出纳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时,就会犯合取谬误。
少即是多
芝加哥大学的奚恺元让受试者为当地一家商店清仓大甩卖中的餐具定价,餐具价格通常为30~60美元。受试者分为三组。其中一组看到的是下面的全部信息,奚恺元将其标记为“联合评估”,因为他们可以对两套餐具进行比较。另外两组只看到其中一套的信息,他们做的是“单独评估”。联合评估是被试内实验,单独评估是被试间实验。
假设这两套餐具的质量一样,哪套更值钱?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可以看到,A套中包含了B套,还多出了7件完好无损的餐具,A套肯定更值钱。确实,联合评估组的受试者愿意为A套支付的钱会比B套多一点儿,分别为32美元和30美元。在单独评估中,结果发生了逆转,B套的定价远高于A套,分别是33美元和23美元。我们知道原因所在。套装(包括餐具套装)通过规范和原型表示。你可以立即感觉到,A套餐具的平均价值远低于B套,因为没有人愿意购买破损的餐具。如果将平均值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那么B套的价格更高就不足为奇了。奚恺元将该结果的模式称为“少即是多”。从A套中去掉16件餐具(其中7件完好无损),它的价值就提升了。
实验经济学家约翰·李斯特在真实的棒球卡市场中复制了奚恺元的发现。他竞拍到一套10张高价值的棒球卡,在其中添加了3张价值不高的卡片。与餐具实验一样,在联合评估中,人们认为数量多的组合比数量少的组合更有价值,但在单独评估中,前者的价值更低。
当看到餐具套装中有破损的盘子时,受试者就会将它的价格定得很低,他们的行为反映了直觉法则。同时看到两套餐具的受试者则遵循了逻辑规则,即更多的餐具只会增加价值。在被试间设计条件下,直觉支配了判断;在联合评估中,逻辑规则占了上风。相反,在琳达问题中,即使在联合评估中,直觉也经常战胜逻辑,尽管我们能识别逻辑占上风的条件。
谈谈“少即是多”
“他们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场景,坚持认为它极有可能是真实的。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貌似可信的故事而已。”
“他们为贵重商品附赠了一份廉价礼物,降低了交易的吸引力。这就是‘少即是多’。”
“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比较会让人们更谨慎、更有逻辑性。但并非总是如此。有时,即使正确答案就在眼前,直觉也会战胜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