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嫉妒、愤怒、憎恨之类的负面情绪都不陌生:过往的生活中,它们或多或少都曾显现过;未来的生活里,它们多半也不会悄然缺席。
问题是,对于这些让我们不快的情绪,我们能拿它们怎么办呢?
1.
在我看来,遇到某些人或事我们出现嫉妒、愤怒、憎恨之类的情绪反应,就如同我们吃了不合适的食物出现上吐下泻、头晕目眩、四肢无力之类的生理反应。可以说,反应的出现——无论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都是正常的,属保护机制。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付的绝不是嫉妒、愤怒、憎恨之类的情绪,而是引发嫉妒、愤怒、憎恨之类情绪的人或事。
盯着嫉妒、愤怒、憎恨之类的情绪,甚至给谁谁谁贴相应的标签,比如嫉妒心强、易激惹、怀恨,是于事无补的。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能凑效呢?
2.
我相信,饮食中但凡出现一次上吐下泻、头晕目眩、四肢无力之类的反应后,我们再遇到这类食物时多半会小心翼翼,甚至躲得远远的。同样的,对于那些(可能)引发我们嫉妒、愤怒、憎恨之类不快情绪的人或事,远远地避开也是不错的选择。事实上,不少人就是这么干的。
讲道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呢,有些人或事避无可避。
3.
对于致敏的食物,除了不去吃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变食物的加工方式。比如说,谁谁谁吃三分熟的牛肉会反胃,换成九分熟的牛肉就没事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致敏」的人或事,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对它们的态度、看法或互动方式。也就是说,从新认识它们,看看它们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然了,重新认识,谈何容易!
4.
如何「重新认识」?这里分享一个心理咨询中屡试不爽的套路。这个套路,说白了就是按一定逻辑思考几个问题。
首先,发生了什么(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觉层面描述事件,不要忽略细节,越具体越好)?其次,有什么感受(从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描述,不带评判性地记录体验)?接着,是如何看待、如何回应的(涉及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反应及表现)?还有,有什么影响(看看给现实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最后,如何评价呢(客观评价影响的好与坏)?
这几个问题要是都搞清楚了,那么所谓的「意义」多半也就建构出来了,也就降低了「致敏」的人或事的致敏性。
是不是像极了食物加工的过程?
5.
体会一下,你会发现,大脑对事件的加工就如同肠胃对食物的加工。
嗯,要我说呀,我们就应当像照顾我们的肠胃一样照顾我们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