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做平台运营,但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知识,所知的一切都是基于对互联网的兴趣自我学习的。随着平台的日益壮大,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匮乏,能力之有限。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提升自我。知道馒头是因为之前被朋友圈分享的一篇干货给吸引从而开始关注。但订阅的公众号太多,自己并没有专心去看。直到有天打开公众号看到这期运营班报名最后一天,扫一了一眼课程,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吗?!立马决定要报名。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开始啃“馒头”的人。
加入群后和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在一起,感觉自己并不是那么孤单。正像第一节课金老师说的那样,“运营的门槛低,工作杂,说服力弱”,但仅仅听了金老师一堂课后就觉得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像是找到了一种解答疑惑的方法,指明了一条向前走的路。
作为一家从设计师专业奖项评选机构发展而来的软装设计平台,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拥有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的庞大资源,但在平台的各方面运营上仍然是处在摸索阶段。我试着把老师讲解的一些知识点,转化成了我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点进行分析,有助于记忆,理顺目前工作中缺失或有缺陷的地方。
针对目前整个室内设计平台工作内容的运营与考核指标
需要引进更多全国各地具有不同风格的设计师,对他们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收集符合我们业主的相关案例。并与竞品进行对比出我们的优劣势。不但要关注设计师的数量、作品数量做,还要关注作品被业主点击收藏的数量,每个设计师预约的预约数量还要最终成单率,这样才能让整个平台保持常有的活力,让设计师不断的加入。
优化我们的服务流程,平台功能,提高业主的使用体验。作为一个服务工具型的平台要不断优化业主对平台的使用体验,减少流失率。另外增加各的渠道合作:引入更多设计机构入住以丰富设计师库,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的案场设点以获得更多业主资源,增加更多家居品牌的合作以完善整个供应链。
通过大师样板房征集、业主答谢会、软装知识讲座、房地产与品牌商合作活动的开展增加曝光次数、参与人次达到不同的目的,促成最终成单。
不同运营手段的方法
内容运营
通过各种手段寻找设计师入驻,并对他们进行资质审核(我们的优势),相关案例收集,其他竞品对比。
业主常常是视觉动物,优质的设计图片往往决定了第一眼是否能吸引住他/她。但业主往往也是迷茫且无头绪的,那么在丰富案例的同时,对各种风格、设计类别的划分就显得很有必要。除了各种优质的设计案例,一些有关室内设计的专业性话题也是吸引业主停留的法宝。例如常见的各种装修注意事项,软装色彩、风水等等都是不错的内容。但切忌不要高估业主的审美,太过抽象的设计,不但不能让业主欣赏,反而让业主觉得不实用,而把他们与我们隔绝开来。
发布的每个主题都要清楚的知道针对的是哪个受众。到底是个人业主,房地产商还是设计师。要明确我们发布这个主题的目标,只是增加品牌曝光率(例如媒体发布会),还是为了让业主下单(例如大师样板房征集活动)。每次主题发布的时机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业主交房之后再发布征集活动就已经错失了良机。
新媒体运营
在新媒体时代,借势可以让我们的曝光率成倍增长。借助热点事件(例如高考:可以借此做一期打造家庭书房的话题。平时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考不再是难事。)节日、政府政策、娱乐新闻(梦想改造家、明星住宅)等能获得很好的关注度。但在借势的同时也要注意价值判断,负面的热点反而会对品牌造成损伤。而是否与我们的用户相匹配也事关重要,家装修起主导地位的大部分以女性局多,那么过多的谈论球赛汽车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商场、超市、等地方正是我们的目标人群所在。联合各家装平台媒体,在春秋两季(家博会)投放会取得较大效果。
用户运营
室内设计属于传统行业,已经具备十分完善的产业链。而当精装交付成为全国的一个大趋势时,我们的产品解决的正是这批业主里200㎡以上非刚需业主的软装设计需求。这个层次的业主对设计有要求,不愿意平庸,并且追求品牌质量,对产品的健康安全尤为关注,具备一定消费能力,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仍然希望能得到较为优惠的价格。我们在研究产品的时候要培养这批业主里的刚需用户成为我们的核心用户,以防止他们趋向我们的竞争对手。解决掉这批核心用户的需求,形成良好的氛围,借由他们的反馈,快速试错,不断迭代优化我们的产品(设计师种类的增加,地域的开拓,品牌供应链完善,客户应答速度提高等)。有了稳定的用户量,可通过向用户提供会员增值服务(样板房优先入选:大师设计费代付,家具VIP折扣,礼品)、引导会员付费(有偿问答,提供管理服务,预存抵现,)以达到用户商业化。并可向入住平台的机构品牌收取广告费,设计师佣金,品牌管理服务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