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价值评估是岗位定价常用的工具,目前工具的原理也是以现代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基于统计学的方式把定性的分析转化为定量的评估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法,其中因素法比较常见,我们今天也主要讨论这种技术方法,在实践中是如何选择评估工具的。
组织好一次岗位价值评估工作,其实还是要非常精细的,目前企业在做岗位价值评估工作的时候,一般常用的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应用专业机构成熟的工具,例如HAY的三因素评估工具,美世的国际职位评估系统(IPE)等等,国内的咨询公司也都有自己开发的各种评估工具,这种工具因为是成熟的,经历过多年企业实践和案例的积累修订,一般都是标准化的操作即可,但是这种工具也有一些问题,第一,为了能适应和覆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工具本身的描述和定义是高度抽象的,评估人员在读取评估要素的时候,有时候不太容易理解其真实的含义;第二,这些专业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也积累的不同的工具配套的解读和经验,并会定时更新,针对一些实际中,非标准化的岗位设计有建议的评估指引,大大提高了评估的精准度,目前市面上流传的评估工具都是好多年前的版本,工具的引用者对其中的新的解释和定义修订并不同步,因此,工具本身在应用中会经常出现偏差,有经验的顾问一般都是在评估后花大量精力去修订。第三,工具本身还是需要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支持的,例如在职位设置和职位说明书的撰写上,很多时候就跟工具本身是相互呼应的,说明书中的标准术语,在评价工具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分值,也大大提高了评估工作的匹配性和一致性,对岗位价值的定位就相对比较准确。
第二种是做半定制化的,这种一般国内的咨询公司用的比较多,因为国内的咨询公司的工具是基于专业和经验开发出来的,但是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对维度的二级分数和定义可以灵活调整,有时候甚至会增加二级维度的设置,这样客户更容易对号入座,例如学历部分,有的科技型企业,教育维度的层次可以从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但是传统的制造型企业甚至要分到高中以下,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等,博士因为缺乏普遍性,因此要删掉,这样企业才会有对应的感觉,在有些生产性的企业,生产岗位多,人员多,常用的评估工具缺乏足够的区分度,还必须要单独设计一套工具来进行区分,所有的要素都是在客户深入调研的情况下提前的,这样才有公信力,而且是大家认可的识别要素的。当然也要排除一些个性化的情况,涉及的岗位少,人员不多,而且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尽快改善的,例如劳动环境噪音粉尘,公司已经有计划上新的设备或者厂房改建优化,这种污染环境马上就会得到改善,或者是同样一个岗位,因为工作场景差异,带来的不同,如果是工作量的不同,可以通过绩效来调整,如果是因为其他环境影响,例如一个室内一个室外,一个工作环境好一个工作环境差,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设置下津补贴做补偿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在岗位价值评估中体现,例如高温补贴,粉尘补助,倒班津贴等等,否则评估的时候,以哪个场景为基准就无法判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评估表中维度权重比例不大,员工觉得这种差异并没有得到显著重视,再去打补丁就不好解释了。
第三种是全定制化的,一般多是学院派或者企业自己拟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粗糙,权重和因素的设定一般也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不过因为定义描述比较直接,因此,比较容易理解,更多的是通过一个结构化的工具,大家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以实用为导向的,因此,对评估工具本身的要求并不高。
其实在企业的有些领域中,评估并不需要非常精准,甚至从企业实践上看,适当的模糊处理,更容易操作,因为一个部门的不同岗位,大部分情况下其实职责差异不是非常大,过度的精确精准反而不利于操作,岗位价值的识别目的是为了进行岗位定价,况且定薪除了依据岗位的相对价值,未来还可以通过市场、能力及其他方面来进行动态调整。
员工对岗位定价的问题是非常敏感的,价值评估不仅仅是个纯技术活,还要综合各种因素去提前做好工作规划,有时候因为岗位本身设置出了问题,在岗位价值或者定价中去调整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质疑。例如有些岗位一部分时间做这个工作,另外一个时间做另外一个工作,两个工作单独设岗,工作量都不够饱满,这其实是岗位设置时候的一种处理,但是在岗位定价的时候,就要平衡工作定义与工作内容安排的问题。
岗位价值评估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评估不是目的,对岗位的价值厘定才是,而希望通过岗位价值评估来解决所有岗位定价以及人员定薪的问题,也不现实,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推演题,有时候甚至是证明题,当然也都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来确定。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如果跟自己的感性认知基本一致,那么员工就基本上可以理解和认同评估结果,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岗位价值评估工作。
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