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李克富老师的一篇关于“摩擦癖”患者的文章,又看了一些同学的作业,感觉对关于“摩擦癖”又增进了一步了解。
李老师文章带来的启发:眼见未必为实。案例中的摩擦癖患者是一位“29岁,身高一米八二,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目前是某公司的IT工程师,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男性,如果是相亲介绍对象,这样的描写,一定会有大批女孩趋之如骛吧。虽然俗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可是大多数人还是容易被美的外表所吸引。年轻的时候,因为自己不会违心说话,所以觉得别人也是一样,不管他们说什么都相信,可是慢慢发现很多人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码事,那是只是觉得奇怪,难道他们偶尔会忘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吗?还有的人,初识会觉得简直完美无瑕,说的话让人很受用,也觉得ta对人是真心好,但是慢慢经过共事就会颠覆之前的认识,简直是两个极端嘛;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给人的印象不苟言笑,不容易亲近,但是接触后会发现,这样的人恰恰是真性情,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好恶,对人也是坦率而真诚。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接触到了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渐渐明白了,不是说一眼就能望穿人,而是学会了不急于给别人下判断 。
李老师以退为进的小谋略对也很值得思考。 “说实在的,像你这样的性偏离我是第一次碰到,我不知道能不能为你提供帮助。……但我希望我们两个能够好好谈谈。——通过和你的接触,让我增加一份阅历和经验。……当然,这要建立在你同意的基础之上。” 以前觉得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是讲道理给别人听的,让咨询者佩服,并按照咨询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如果用到这个案例中,大概会被他比咨询师还专业的理论弄的不知所措,想到这里不仅为自己暗暗捏了把汗。嗯,用能达到咨询目的的手段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参考了其他同学百度词条的解释,对摩擦癖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
1、认知领悟疗法。引导患者仔细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儿童期有关性方面的经历,从中找出导致摩擦癖行为产生的根源,并向患者进行解释分析,这种行为是儿童式的行为,是用儿童期的方式来宣泄成年的性欲,使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努力克服。
2、支持疗法。即通过心理咨询,施治者与求治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精神上给予求治者关心和支持,使求治者树立起治愈摩擦癖的信心,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同时,施治者还与求治者一起讨论摩擦癖行为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治疗的方法。这是一种一般性治疗方法,是一种较好的辅助疗法,在患者的治疗、恢复、巩固阶段都可使用。
3、认知领悟疗法。要求患者回忆幼年经历,帮助他寻找引起摩擦癖行为的根源并进行分析解释。在为期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患者先后七次与心理医生谈话,进行咨询治疗。七次后,患者的摩擦癖行为消失了,在任何公开场合,都没有以往的那种异常的念头,更没有那种异常的行动。
为摩擦癖患者的治疗,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使用精神分析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结婚疗法、药物治疗等方法。
1和3居然都是认知领悟疗法。李老师在本案例中认知领悟疗法和支持疗法都有应用,这是一次有效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