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但每个人的方法却大不相同。
以下场景,你认为哪种学习效果更好呢?
读一本新书,有的人喜欢从第一页开始看,逐字逐句阅读,每次阅读的时间大概是30分钟;
有的人喜欢先拿8分钟研究目录和序言,再用剩下的时间挑选自己喜欢的章节开始阅读。
在我看来,第二种方法效果更好。虽然还只是快速阅读的基础操作,已经可以超越大多数从头读到尾的同学了。
快速阅读其实很简单,就是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
《洋葱阅读法》里面提到的快速阅读方法分享给大家,跟着做,你的阅读效率一定会大大提升。
01.看目录和序言
开始读一本书之前,先看目录和序言,了解这本书大概在讲什么。然后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解决什么问题?
序言部分是作者跟读者深度沟通的地方,所以,作者会挖空心思去撰写,像导游一样告诉我们:整本书分为了哪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希望读者从中了解到什么。
通过目录和序言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值得花时间读?哪些可以略过。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02.扫读
就是把书拿起来快速翻一遍,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重点标记。
为什么读书慢?
根本原因是带着搜集的心态在读书。这种方法不是不对,只是数量不会太大。
带着搜集的心态看书,肯定会有遗漏。这就是我为什么看过很多书却什么也记不起来。等想用的时候也倒不出来。
那些你想要的知识丢了,要倒回去找,就好像丢了一颗钻石在街上,你肯定要把整条街都找个遍也不一定找的出来。
强行让自己加速,只会累个半死。
正确地刷书,不是带着搜集心态,而是逛街心态。不是问什么东西会遗漏,而是看你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正如老舍所说:“读书要我记住,那还要书干什么。”。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
我的习惯是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先在最前面的目录栏位备注下关键词和页数,等快速扫读一遍之后,重点阅读这几页的内容即可。
这个方法也方便未来的复习,想看某本书,先看自己写的索引笔记,直接定位到想要的内容。
马伯庸在《圆桌派》也提到过:现在已经很少有时间把一本书从头读完了,现在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等需要的时候知道去哪找这个知识,就够了。
未来社会考验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你能随时调用多少知识。
03.读重点
扫读之后接下来就是重点阅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找出来认真阅读,这个过程慢就是快。
用80%的精力阅读这20%的内容,因为是自己挑选出来的感兴趣的内容,往往能吸收得更好。
因为根据能力圈法则,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往外扩展。
慢下来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一味快读试图吸收所有知识效果好得多。
04.记录下一步行动
这才是阅读最重要的一步。根据自己的笔记,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了吗?接下来怎么把书中学到的内容利用起来?
记录下一步行动。知识只有用起来才是你的。
如果不进行最后一步的思考,你学过的知识不久就会石沉大海,读过和没读一样,读完即忘。
我的习惯是每读完一本书一定有一个行动清单。
比如我读《跃迁》时,给自己列的下一步行动是:未来读书时多列问题书单,而不是单纯罗列书单,以后遇到问题就可以找到同一类型的书集中阅读。
然后就做了下图这样的表格,未来进行主题阅读时也很方便。(notion上做的)
最后
一两天读完一本书是可能的,即花几分钟了解大纲,再扫读一遍标记出重点,再慢下来阅读标记的重点内容即可。
不要害怕错过其他内容。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只能记住能力圈边缘的内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学了也会忘。
多学习那些你真正感兴趣、学完能用上的知识。
作者简介:90后职场宝妈,上班码字,下班自媒体写作,每年阅读100本书,专注个人成长和好书推荐,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