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产生重构课堂的强烈愿望来自李政涛老师某年3月20日的一场关于听课的讲座。这个干瘦干瘦的年轻教授深深地吸引了我(后来才知道他并不年轻),首先是严密的逻辑思维,其次是他缓缓地语调配上现场打字生成的讲座文稿,感觉这就是一个远离城市的高人。在他眼中的好课要具备这些标准:
1.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2.长:要具备三个课感:推进感、纵深感、生长感。
3.放:重心下移与还课给学生。
4.清:学生清晰、内容清晰、目标清晰、方法清晰、环节清晰、指令清晰、
5.细。
要想达成教学高手,听课高手,需要做到:
1.理论学习。
2.现场学习:自我教学现场、他人的教学现场、教研活动现场、跨校经验现场、报告培训等现场。
3.自我反思与重建式学习,这是自我训练最重要的环节。
我到现在都保留手稿,并在提及时将它重新翻阅。我也就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听课,关注听课时提炼观点,关注听课时重构自己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
近半年来,自己的课时量的骤减让我一度迷失,我热爱课堂,喜欢课堂上与孩子们呆在一起。能够找回自己也源于与老师们共同做课。所以,我现在的每一节课,我都倍感珍惜。同一个内容,经常被我上成不一样。
举个例子。最近的综合实践课内容是:左右大挪移。教学环节很简单:明确规则,学生试玩,老师引导从最简单开始寻找规律、用数学方法表达出规律、寻找规律间的规律。
前三个环节,每个班呈现的效果不会有太大出入,只有少量学生能够在试玩时,从最简单的每边各1个珠子开始移动,有部分同学会从每边各5个珠子开始移动,更多的孩子会直接来最难的每边10个开始移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目前,我们已经有三个内容都是这样的尝试,尝试的过程当中,很明显的能够发现教育后的痕迹,也就是从简单开始推理的孩子越来越多,要知道,第一次内容,没有一个孩子能够从简单开始玩。
后两个环节就会呈现出班级的差异,比如:用数学方法表达出规律,有的班孩子能够找出三种,有的班孩子只能找出一种方法。孩子们找到的规律不同,就导致了教学上的方式不同。比如,找出三种的,可以直接请孩子们分享,说清道理,并关联联系。但只找出一种的,老师就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了,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挑战过程。
现在听课多了后,我开始喜欢上与老师们共同做课的感觉。比如昨天的评课,请大家每人提三个建议,不能重复,哇,惊奇的发现大家好厉害,很多的细节都能够考虑到。综合起来,就可以推进课往前走一步。这也给最后发言的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喜欢这样的挑战。正是在大家共同进步的基础上,团队才有了发展。这也使我忐忑,担心自己的表达不清,思路不明,方法不当,而使上课者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