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运营是关注了黄有璨老师的三节课,可以说黄是我的引路人,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启蒙者,虽然我和黄老师素未谋面,但是有幸听了他的一节运营课,从此运营世界这扇大门对我敞开了一丝缝隙,那透出的微光也让我在运营这个道路上窥得了一些门径。
那么我先来说说什么是运营,以及自己脑海中迸发的新点子,和落地执行的种种困难而引发的思考。
1
什么是运营?
传统产品价值=功能+体验
互联网产品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与价值
首先,任何一项业务,都存在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产品,用户,运营。
其次,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在与用户之间发生关系后,才具备价值。无论传统产品还是互联网产品,都一样。
基于业务类型的不同,一款产品与用户间的关系类型会有很大差异。
而所谓运营,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起来关系,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而这里最大的核心区别在于,假如产品与用户之间关系类型不同,则我们运营的导向性也会是完全不同的。
运营的具体工作划分,或曰各种运营手段的划分,无非两方面,一是拉新、引流、转化,二就是用户维系。前者的具体职能例如第三方渠道推广、病毒营销、活动、新媒体、广告投放、品牌传播之类的,后者则包括客服、用户体系建设、用户激励、用户召回、运营机制设计、活动等。
当然以上关于运营的定义在《运营之光》一书都有提到。顺便推荐几个关于互联网思维的APP——《得到》、《36氪》、《华尔街见闻》,还有一个在线文档值得推荐——《石墨文档》微信关注即可。
2
枯坐着等待灵感就是浪费时间,因为什么都不会发生,得到灵感的好方法就是立马动手做点什么。
那次去王总公司,碰巧赶上他们出门维护老客户,于是我就抱着学习的心态一道同去,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就是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零售店,餐饮店,水果店对于互联网运营还是一片空白而且在同行竞争中一度走下坡路。
原因有两点:一、那些传统的店铺对于互联网的渗入不是特别明显,老板的思维太过固化。二、他们也想结合互联网,但是没有专业的团队去做,专门招人做这一块又不合算。
想到这些,我的脑海就迸出一套关于餐厅的运营方案——通过娃娃机,或者体测仪进行公众号吸粉,比如顾客在进店之后,服务员说欢迎光临,然后说关注本店公众号可以免费抓娃娃,点餐有优惠,消费的金额可以兑换积分,这个积分可以用于下次的消费,这样就可以提高顾客的粘性,而且公众号也不会取关……
只存在于脑海中的想法都是空中楼阁,因为它不存于物质世界中,直到你把它拿出来放到世界里它才真正地获得存在的形式,然后就可以在基础上继续加工了。
3
在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我便打算到光谷试试水,那天到光谷调查了十几家餐厅,但是结果让我很失望,有几家直接拒绝,依然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运营,另外几家表示自己没有话语权,还有的对我的身份表示质疑。
我知道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互联网新人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不可能的,其实在去之前我就已经预想了结果,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
因为只有在尝试中我才能知道怎么去说服别人,怎么去和别人交流,说大了就是怎么去做公关。
当然我也可以变化思路,借助平台的力量,比如王总的公司就是做互联网这一块的,或者说我即将去百度实习,接着百度这个大名为自己做营销。
这都是后话,我首先得把方案完善才行,把一切的预想都考虑一遍,比如在不同地段,人流量多,和人流量少怎么去执行。
所以说我的方案只是一个萌芽期,要想实施就需要多做一些市场调查,这样才能更接地气,更能深入消费者内心。
4
最后做运营你必须热爱你工作中使用的媒介,愿意为它工作,熬夜,加班加点,抛弃现有的方案,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把它变得更好,只为了获得用户认可,获得消费者的刚需。
诚然我的每一次发文都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撬动成百上千人的愉悦和满足。
回想起来,每当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支撑我走下去的,不也正是那些可爱的粉丝们的期望和肯定吗?
是的在那个时刻,我有一种特别幸福和满足的感觉。我认为在这样的一些事情里,天然存在着一种美感,那种美,来自于互相被对方打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