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搞个业务培训,在我要作的报告中,我就专门想说“累和苦”。
李克富老师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你在任何行业想要变得出色、优秀乃是卓越,累是一种常态,也是一个必然,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累和累是不同的,有人感到痛,有人感到苦,为何如此呢!
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重要,那就是对理念和信念问题。
累作为一种感觉,相当于“痛”,痛觉在心理学教材有很详细的说明: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和肌肉中也都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什么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害,都会引起痛的感觉。
痛觉总是和痛苦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痛觉对机体却具有保护性的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以适。有人没有痛觉,这是很危险的。
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疼,有的人不怕疼,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一般来说,不怕疼反而会减少疼痛带来的痛苦;越怕疼则越会觉得疼。”
现实中的累和痛有两种状态,一种痛就像白岩松曾写过的一本书“痛并快乐着”,人家是累的痛快。还有一种痛则是“痛并苦恼着”,这是累的痛苦。
当我们理念出现差错,容易局限在自我中心,不能考虑他人需要,导致工作付出多评价差,也就感受痛苦而不是痛快。比如工作时候总以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忘记了职业化的目标是让别人认可我们的工作成果,让服务客户满意。这提示我们,很多工作看似自己好不容易完成了,其实不过是刚刚开始,因为只有把这个成果完整且清晰展现给使用者,才算结束。没有他人的评价结论,就没有工作的完成。
还有一个解释很重要,那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相信。研究早已证实,个体的具体幸福感无关财富、职业、地位、荣誉等等,这些外在东西有影响,但只是暂时的,时间久了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小。这是因为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会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我们骨子里都是相信明天会更好,如同农民期盼禾苗长大,学生憧憬学到知识,父母相信孩子出息。有了希望,再苦再累的日子,人就会以苦为乐,这种苦不再是酸涩的苦而是甜蜜的,这就叫痛快而非痛苦。
当我们感到痛快的时候,就可以应对大部分困境生活了。但是要想有所深度领会生活之美,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还需要感动,乃至感动的无语。
昨晚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影片的确如观众所言,拍摄的很好,非常现实感的入心。何为入心,不过感动罢了。
影片有个细节很感人。当警官威胁买了廉价药的病人说出“走私犯”时,有位老妇人颤巍巍的站起来,告诉这个年轻警察,“价钱高昂的药我们用不起,就只能干巴巴等死。现在有了用得起的救命药,我们就能活命。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农村人爱说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凭什么有了良心廉价药不能买了活下来,而非得买不起高价药等死了。
对这些白血病人来说,直接死去不痛苦,也不怕,如同驾车逃避警察追捕的“黄毛”疯狂飞驰,怕就怕满是绝望的死去,这个过程才真的生不如死,哀莫大于死。
没有希望,还可以尝试去寻找,这就是心理痛苦者的希望之处,哪怕与痛苦同行也可以。然而,一旦只有了绝望,就真的生无可恋了。
影片感动人的地方很多,特点就是人性的细微体现和表达,如同这位老妇人说出的“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至于哪些人会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满怀期望,我的答案是所有人。因为生而为人,可以痛,可以苦,可以伤心失望,但是没有人愿意绝望而死。那些社会生活出现的悲剧人生,看似是绝望而归,其实依然是对未来希望的反向形成,正因为这些人太渴望太热爱,才不得不逃避这无法得到的现实。
真正的痛是说不出的,真正的绝望是无语的,真正的感动也注定是默默的。
作业:(1)区分“累”与“苦”;(2)谈谈恁对“感动”的理解,并举出一件最近感动您的事件;(3)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相信未来、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