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至暗时刻》中,丘吉尔登场的一幕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从女打字员开门进入丘吉尔的卧室开始,至女打字员仓皇逃离卧室为止,影片在非常短暂的篇幅内,通过清晰的层次感,完美的刻画了丘吉尔的个人性格,工作方式以及当下的心情。整个段落紧张,有力,一气呵成。
新上任的女打字员小心翼翼的推开丘吉尔卧室的房门,她蹑手蹑脚的站在门口,生怕发出一声多余的声响。她搓了搓手,然后用略带恐惧的眼神,望着卧室里的那片漆黑。突然,一簇火光打破了黑暗,女打字员正想借着火光看看眼前这位大人物,但火光稍纵即逝,一瞬间卧室内又陷入了黑暗。
导演在这里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那就是以女打字员的视角引领观众的视角。作为观众,我们和女打字员看到的场景,感受到的情绪是非常相似和同步的。火光的一亮一灭彻底将悬念感调动起来,让每个人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黑暗中的丘吉尔,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种期待感死死抓着我们,让观众们不愿眨眼。
短暂的黑暗过后,窗外的阳光和丘吉尔手中的雪茄同时亮起。我们带着对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的固定印象定睛看过去,却发现一个穿着粉色睡袍,头发花白,体态慵懒且肥胖的老人半躺在床上。餐盘中的酒杯已经空了,丘吉尔抽了一口雪茄,马上开始口述电报内容,这一切甚至让女打字员来不及反应。晃过神的她匆忙坐在打字机前,噼里啪啦起来。
这一段落首先通过若干细节让观众清晰快速的了解到了丘吉尔的有些不那么健康的生活习惯,之后用其近乎懒惰的生活形象和雷厉风行的工作形象的形成鲜明对比,使丘吉尔的人物形象马上立体和真实了起来。
女打字员紧张的打着电报,两通电话先后打了进来。第一个电话,丘吉尔被告知德军已经入侵荷兰和比利时。第二个电话则来自丘吉尔的儿子兰道夫。虽然电影没有呈现兰道夫的声音,但通过丘吉尔的反应两人明显是在讨论关于丘吉尔有可能在今天当选首相的流言:战火迅速蔓延,政治时局瞬息万变,我们和丘吉尔一样,紧张的期待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这个段落的最后,丘吉尔因为女打字员的小失误大发雷霆,女打字员哭着夺门而出。我认为这不仅表达了丘吉尔挑剔易怒的人物性格,更是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已经恶化到不得有任何信息上的错误和时间上的耽误,战争带给人们的压迫和焦虑扑面而来。
纵观整个段落,以女打字员的第一视角带领观众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的丘吉尔的卧室,从各个角度近距离感受着这个有血有肉的风云人物,仿佛他就站在我们眼前,在观看这个段落的过程中,我甚至没有大声喘气。
这个段落代入感极强。它让观众一瞬间就进入了影片所讲述的时代,并让观众的心和人物的命运牢牢的捆绑在一起,实在是精彩至极。
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这段精彩的表演吧!
再次为加里·奥德曼的精彩演出喝彩,祝贺他赢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相信我,快去找来看吧。